dǎocháng

蹈常习故



蹈常习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

出处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例子而旧有的文学则蹈常习故,始终不脱古人的窠臼。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二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cháng xí gù

注音ㄉㄠˇ ㄔㄤˊ ㄒ一ˊ ㄍㄨˋ

繁体蹈常習故

感情蹈常习故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守旧。

近义词蹈故习常、蹈常袭故

英语move in a groove


字义分解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首身分离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秣马厉兵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视微知着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喜新厌旧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语不惊人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连珠炮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异途同归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吉光片羽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匡谬正俗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将夺固与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恐后争先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粉墨登场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冒失鬼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荡然无余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辞喻横生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无恶不作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挂冠归去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为所欲为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更多成语


※ 蹈常习故(蹈常習故)的意思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