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出处《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基础信息
拼音bù chī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注音ㄅㄨˋ ㄔ ㄅㄨˋ ㄌㄨㄥˊ,ㄅㄨˋ ㄔㄥˊ ㄍㄨ ㄍㄨㄥ
繁体不癡不聾,不成姑公
感情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英语Unless appearing to be stupid and deaf it is difficult to be a mother-in-law or father-in-law.
字义分解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吠影吠声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比喻不察真情;跟着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
经史子集 |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更多成语
※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不癡不聾,不成姑公)的意思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