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不忘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出处《周易 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例子何小姐是从苦境里过来的,如今得地身安,安不忘危,立志要成全起这份人家,立番事业。(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基础信息
拼音ān bú wàng wēi
注音ㄢ ㄅㄨˊ ㄨㄤˋ ㄨㄟ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感情安不忘危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中性,形容平安时不忘危难。
辨形“不”,不能写作“步”。
辨析“安”在此与“危”相对;不是“安详、安逸”的意思。
近义词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反义词高枕无忧、麻痹大意
英语to be mindful of possible danger in time of peace(In peace do not forget danger)
日语無事な時にも危険に用心すること
字义分解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苦尽甘来 |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更多成语
※ 安不忘危()的意思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