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二去出自


一来二去

一来二去,出自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一来二去,眼大心肥,那里还能够有长进呢?”


一来二去的典故

贾母与李纨母子在一起聊天,贾宝玉提着蝈蝈笼进来,贾母指责他怎么不学习,同时夸奖贾兰有出息,将来肯定会顶门壮户。李纨想起贾珠来不住地流泪,见宝玉在就说要经常夸奖孩子,这样一来二去,孩子就会有长进。

拼音yī lái èr qù

基本解释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 一来二去 相关成语及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冠履倒置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2卷:“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驭矣。至石晋尤甚,几有冠履倒置之势。”
老实巴交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高耸入云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不辱使命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戒骄戒躁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损人不利己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肝胆欲碎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更多成语的出处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