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食宵衣出自


昃食宵衣

昃食宵衣,出自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


暂未找到成语 昃食宵衣 的典故!

拼音zè shí xiāo yī

基本解释入夜才吃晚饭,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务。


※ 昃食宵衣 相关成语及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歌功颂德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豆萁燃豆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落叶归根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不折不扣 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扫地出门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要是清白扫地出门,总得两千两。”
患难与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杜绝言路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仰屋著书 《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成竹在胸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更多成语的出处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