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将仇报出自


恩将仇报

恩将仇报,出自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恩将仇报的典故

李靖的三子哪吒在陈塘关的城楼上见到乾坤弓、震天箭,就拿来演练,他朝西南方向一箭射去,正中骷髅山白骨洞石矶娘娘的弟子碧云。彩云童子报告石矶娘娘。石矶娘娘知道是哪吒所为,就大骂李靖不计当年的恩情反而恩将仇报起来。

拼音ēn jiāng chóu bào

基本解释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 恩将仇报 相关成语及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失败是成功之母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发综指示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形神不全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古色古香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危急关头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
挖空心思 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花言巧语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更多成语的出处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