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报恩出自


知恩报恩

知恩报恩,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暂未找到成语 知恩报恩 的典故!

拼音zhī ēn bào ēn

基本解释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回报别人以恩惠。亦作“知恩报德”,。


※ 知恩报恩 相关成语及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引物连类 唐·韩愈《送权秀才序》“权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宋·苏轼《〈居士集〉叙》:“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
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惨不忍睹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艺高人胆大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同病相怜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遁入空门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惹事生非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更多成语的出处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