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神丧魄出自


失神丧魄

失神丧魄,出自茅盾《虹》:“怎么我近来变了呀!这样失神丧魄,没有一点精密的计算?”


暂未找到成语 失神丧魄 的典故!

拼音shī shén sàng pò

基本解释失:丧失;魄:人的精神灵气。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之极


※ 失神丧魄 相关成语及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俯拾即是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学以致用 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一拥而上 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言而无信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连编累牍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十羊九牧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雄心壮志 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巧上加巧

更多成语的出处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