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之明出自


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出自汉·刘向《说苑·建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暂未找到成语 炳烛之明 的典故!

拼音bǐng zhú zhī míng

基本解释炳烛:点燃蜡烛。指不能持久的光亮。


※ 炳烛之明 相关成语及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儿女情多 唐 卢照邻《五悲文 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安适如常 叶圣陶《线下 孤独》:“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
轻而易举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食不充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色飞眉舞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涛》:“蔡曰:‘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箪瓢屡空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七搭八扯
绰有余裕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更多成语的出处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