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腮挖耳出自


抓腮挖耳

抓腮挖耳,出自茅盾《林家铺子》:“大家喝了一会闷酒,抓腮挖耳地想不出好主意。”


暂未找到成语 抓腮挖耳 的典故!

拼音zhuā sāi wā ěr

基本解释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也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为好。


※ 抓腮挖耳 相关成语及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长嘘短气
迷而不反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角巾素服
飞檐走壁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气象万千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黄雀衔环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吾西王母使者,蒙君拯救,实感仁恩。今赠白环四枚,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一如此环。”
异途同归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吉光片羽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2回:“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读书种子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

更多成语的出处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