餬口四方出自


餬口四方

餬口四方,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暂未找到成语 餬口四方 的典故!

拼音hú kǒu sì fāng

基本解释餬:通“糊”;餬口:寄食。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 餬口四方 相关成语及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失魂丧胆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他那四方脸、紫红脸膛、宽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得那一群脱离了大队的英国皇家军失魂丧胆。”
太岁头上动土 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颐指气使 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将功补过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二八佳人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不得而知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古色古香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色中饿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更多成语的出处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