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蹈矩出自

循规蹈矩,出自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循规蹈矩的典故
大观园内财政出现困难,探春主张姑娘们住的园子不用另请人管理,在园中挑选几个老实本分的人来管理。李纨、宝钗纷纷表示支持。众老婆子纷纷提出承包方案,并表示每年还有额外收入。宝钗对她们说只要循规蹈矩地干,一定会有收获的。
拼音xún guī dǎo jǔ
基本解释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 循规蹈矩 相关成语及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麻痹大意 | 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
高蹈远举 | 宋·王琳《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非知几畴克尔哉。” |
名士风流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
催人泪下 |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 |
靡所底止 |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
论黄数白 |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
想望丰采 |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
无时无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
擦肩而过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
空口无凭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空口无凭的话,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