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子孝出自

父慈子孝,出自《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的典故
春秋时期,卫庄公十分喜欢他的宠妾生的儿子州吁,大夫石碏劝谏他不要过分溺爱,说骄奢淫逸会让他走上邪路,只有从小教育他“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庄公不听劝谏,结果州吁杀桓公而自立,把国家治理得乱七八糟。
拼音fù cí zǐ xiào
基本解释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 父慈子孝 相关成语及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儿女情多 | 唐 卢照邻《五悲文 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
手下留情 | 《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
靡所底止 |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
八斗之才 |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
玩世不恭 |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
赶尽杀绝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
疙里疙瘩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
饮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目不忍见 |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
十羊九牧 |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