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浃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例子在劳动竞赛中,大家干得汗流浃背。
基础信息
拼音hàn liú jiā bèi
注音ㄏㄢˋ ㄌ一ㄡˊ ㄐ一ㄚ ㄅㄟˋ
繁体汗流浹背
正音“浃”,不能读作“jiá”;“背”,不能读作“bēi”。
感情汗流浃背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辨形“汗”,不能写作“汉”;“浃”,不能写作“挟”。
辨析汗流浃背和“挥汗如雨”;都形容出汗很多。不同在于:①汗流浃背是直陈性的;“挥汗如雨”是比喻性的;比喻出汗的程度重;带夸张味道。②汗流浃背还有由于害怕、紧张而出汗的意思。“挥汗如雨”却不能。
近义词挥汗如雨、汗如雨下
反义词冰天雪地、滴水成冰
英语sweat all over
俄语пот льётся градом
日语汗だく
德语in Schweiβ gebadet(von Schweiβ durchnǎβt)
法语ruisseler de sueur(être en nage,tout en sueur)
字义分解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青山绿水 | 泛称美好山河。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更多成语
※ 汗流浃背(汗流浹背)的意思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