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极大。也作“赫赫之名”。
出处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先贤士女》:“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例子况且他罗家也是著名的盐商,不过近年稍为疲了点罢了,在外面还是赫赫有名的,怕没人知道么?(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基础信息
拼音hè hè yǒu míng
注音ㄏㄜˋ ㄏㄜˋ 一ㄡˇ ㄇ一ㄥˊ
正音“赫”,不能读作“hǎo”。
感情赫赫有名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名”,不能写作“明”;“赫”,不能写作“郝”。
辨析见“大名鼎鼎”。
歇后语两个屎壳螂抬一盏灯;屎壳螂爬灯泡
谜语朱丹绯红;四次上红榜
近义词大名鼎鼎、举世闻名、扬名天下
反义词无声无息、默默无闻、不见经传
英语having a great reputation
俄语прослáвленный
德语sehr berühmt(weit und breit bekannt)
法语être d'un renom éclatant(être illustre)
字义分解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更多成语
※ 赫赫有名()的意思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