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zhīzhì

箕山之志



箕山之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例子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晋书 向秀传》


基础信息

拼音jī shān zhī zhì

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ㄓˋ

感情箕山之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近义词箕山之节、箕山之操


字义分解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国中之国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死脑瓜骨 不开通。
断断续续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暮史朝经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空谷传声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半吊子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节哀顺变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鸡胸龟背 凸胸驼背。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饱食暖衣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百步穿杨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斗水活鳞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
公子哥儿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引领翘首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天作之合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今古奇观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伸手不见五指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福善祸淫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改恶向善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更多成语


※ 箕山之志()的意思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