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魏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谓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出处《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例子三国·魏·阮籍《达庄论》:“中山子牟心在魏阙,而詹子不距。”
基础信息
拼音xīn zài wèi què
注音ㄒ一ㄣ ㄗㄞˋ ㄨㄟˋ ㄑㄩㄝˋ
繁体心在魏闕
感情心在魏阙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心驰魏阙、心瞻魏阙
字义分解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老实巴交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径情直遂 |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
披肝沥胆 |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颠沛流离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空穴来风 |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更多成语
※ 心在魏阙(心在魏闕)的意思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