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师

词语解释
誓师[ shì shī ]
⒈ 出征前统帅向战士宣布作战意义,表示决心。
例(武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淮南子·要略》
英a rally to pledge resolution before going to war;
⒉ 泛指群众集会庄严地表示决心。
例誓师大会。
英take a mass pledge;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誓师”指军队出征前或作战时,统帅向将士宣示作战意义,以激励士师的战斗意志。
引《书·大禹谟》:“禹 乃会羣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淮南子·要略》:“﹝ 武王 ﹞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 牧野 以践天子之位。”
《旧唐书·忠义传下·张巡》:“巡 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眥裂血流,齿牙皆碎。”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太祖 既誓师讎 明,戡 抚顺,夷 清河,遂以 天命 四年春,留兵六千守 札喀关 备 明。”
⒉ 泛指群众集会庄严地表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的决心。
引殷夫 《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日》诗之五:“我们的五一祭是誓师礼,我们的示威是胜利的前提。”
国语辞典
誓师[ shì shī ]
⒈ 军队出征前,召集将士予以训示告诫,表示坚决的战斗意志。
引《北史·卷一二·隋炀帝本纪》:「况乎甘野誓师,夏开承大禹之业。」
分字解释
※ "誓师的意思|誓师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近音词、同音词
- shí shī实施
- shì shí事实
- shí shí实时
- shì shí适时
- shí shí时时
- shí shì时事
- shì shì世事
- shì shì逝世
- shì shì事事
- shǐ shī史诗
- shí shì实事
- shí shí实实
- shī shì失事
- shǐ shí史实
- shí shì石室
- shī shī湿湿
- shì shì世世
- shī shí失实
- shí shì时势
- shí shí十时
- shī shī师师
- shī shì失势
- shí shì时世
- shī shǐ诗史
- shǐ shí矢石
- shì shì事势
- shì shì室事
- shì shì适士
- shì shì试事
- shì shì释事
- shì shì筮氏
- shì shì室市
- shì shì式式
- shì shǐ饰始
- shì shì视事
- shì shì饰室
- shì shì筮仕
- shì shì释氏
- shì shì试市
- shì shì是事
- shì shì世氏
- shì shì世士
- shì shì逝逝
- shǐ shì史事
- shì shì室氏
- shì shì释释
- shì shī视师
- shǐ shí史识
- shì shì适适
- shì shì世室
- shǐ shì史氏
- shì shǐ筮史
- shǐ shì矢誓
- shì shì试士
- shì shì适室
- shì shì世势
- shì shì适事
- shǐ shì使事
- shì shī士师
- shì shī试诗
词语组词
造句
1., 郑成功之前已经让黄恺在安平、石井收集粮草了,在誓师大会上四方百姓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2.南有珠江誓师,北有嘉铭三全处事主意,还有华润置地换将不变调,还有武汉连系置业枕戈待旦。
3., 广州人民义愤填膺,三元里一带103个乡的百姓自发组织“平英团”保卫家乡,在三元古庙誓师抗敌。
4.南有珠江誓师,北有嘉铭三全服务主张,尚有华润置地换将不变调,还有武汉联合置业枕戈待旦。
5., 广州人民义愤填膺,三元里一带103个乡的百姓自发组织“平英团”保卫家乡,在三元古庙誓师抗敌。
相关词语
- shuō shì说誓
- dǔ shì赌誓
- xìn shì dàn dàn信誓旦旦
- shì sǐ bù èr誓死不二
- shì mín誓民
- dú shì黩誓
- xuē dāo shì sǐ靴刀誓死
- shì tiān duàn fā誓天断发
- shì méng誓盟
- shì fā誓发
- zhòu shì呪誓
- shì jìn誓禁
- fá shì罚誓
- shì mìng誓命
- shì jiè誓戒
- zǔ shì诅誓
- shì sǐ誓死
- xī shì惜誓
- xùn shì训誓
- shì lǚ誓旅
- shì shū誓书
- lì shì立誓
- shì zhì誓志
- shì niàn誓念
- tiě shì铁誓
- è shì恶誓
- shì zhāng誓章
- hàn shì汉誓
- shì chéng誓惩
- jiè shì诫誓
- shì jiāng誓江
- shì quán zhī jī誓泉之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