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政

词语解释
七政[ qī zhèng ]
⒈ 古天文术语。说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孔颖达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史记·五帝本纪》“以齐七政”裴骃集解引郑玄注同此说。(2)指天、地、人和四时。《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裴骃集解引马融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法;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⒉ 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
引证解释
⒈ 古天文术语。说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引《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孔 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
孔颖达 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
《史记·五帝本纪》“以齐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注同此说。(2)指天、地、人和四时。 《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
(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 《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璣、玉衡以齐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⒉ 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
引《司马法·定爵》:“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
分字解释
※ "七政的意思|七政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词语
- qī sè七色
- qī jié biān七节鞭
- qī shí èr七十二
- wǔ liù liù qī五六六七
- luàn qī bā zāo乱七八糟
- qī dǎ bā七打八
- yī qī一七
- qī bǎi七百
- qī sè bǎn七色板
- qī gū zǐ七姑子
- qī qín qī zòng七擒七纵
- qī shēng七声
- qī dà bā七大八
- qī shì ér七事儿
- shí qī shǐ十七史
- gā qī mǎ bā嘎七马八
- qī cǎi七采
- qī xiāng七襄
- qī dàn七旦
- yǐ mǎ qī zhǐ倚马七纸
- lǐ qī理七
- wǔ zǔ qī zhēn五祖七真
- qī xīng guān七星冠
- qī qíng七情
- qī yè diāo七叶貂
- qī diào七调
- qī shí èr hòu七十二候
- shí qī bā十七八
- qī shí七识
- qī gào七诰
- qī zì七字
- qī zǐ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