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

词语解释
大国[ dà guó ]
⒈ 古指大诸侯国。
⒉ 泛指大的国家。
⒊ 比喻具有独立性的事物。
引证解释
⒈ 古指大诸侯国。
引《诗·商颂·长发》:“玄王 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
《公羊传·隐公五年》:“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何休 注:“大国谓百里也。”
《后汉书·樊宏传》:“宏 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慙负黄泉,愿还 寿张,食小乡亭。’”
⒉ 泛指大的国家。
引郭沫若 《牧羊哀话》三:“大国的客人,那是我们 闵家 佩荑小姐 呢!”
⒊ 比喻具有独立性的事物。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于是 荀况 《礼》、《智》, 宋玉 《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国语辞典
大国[ dà guó ]
⒈ 富庶而强大的国家。
引《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余论也。」
《文选·曹植·赠丁翼诗》:「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
分字解释
※ "大国的意思|大国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大国手门下,只能出二国手;二国手门下,却能出大国手。因大国手的门生,往往恪遵师意,不敢独立思考,故不能大成;而二国手的门生,在老师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往往能青出于蓝。
2.我们希望白先生不要得意忘形,毕竟大国的代表在联合国任所欲为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3.所有大国都会认为自己独一无二,这是惯例,毫无例外。
4.此后直到第二次大战,美国基本上坚持这一方针,满足于做美洲的地区大国,对英法德俄日等列强的争夺与战争隔岸观火,全身远害,利用时间,壮大自己。
5.在亚洲,谈论的主题是"随大流"小国在大国的庇护下寻求安全;还有"对冲"就像签保险单一样缔结同盟,以防两面三刀。
6.在阳光照射下,主楼墨蓝色玻璃幕墙光彩炫目,正中悬挂的巨大国徽和两尊威武的石狮,无声地昭示出政府机关的庄严。
7.马陵之战是战国中期齐、魏两大国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孙膑以"减灶之计"大败庞涓,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8.要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林,我们就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9.在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和主要的蛋白质生产国的过程中,中国克服了不堪回首的历史遗留问题。
10.它抛弃了谦虚面具,现在表现出盛气凌人的外观和指挥的声音等于其新认定为超级大国的地位。
相关词语
- guó yǒu国有
- guó zhōng zhī guó国中之国
- guó mín国民
- guó huì shān国会山
- guó dū国都
- guó yōu国忧
- wáng guó王国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华民国
- fù guó负国
- guó cè国策
- guó yǔ国语
- chì tǔ guó赤土国
- sān guó yǎn yì三国演义
- mín guó民国
- guó mín xìng国民性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国
- guó měi国美
- chū guó出国
- guó tài mín ān国泰民安
- guó huì国会
- zǔ guó祖国
- guó jiā国家
- shàng yī yī guó上医医国
- bái mín guó白民国
- xīng guó兴国
- sān guó三国
- wū yī guó乌衣国
- guó zéi国贼
- guó mín shōu rù国民收入
- shuì guó睡国
- ài guó zhǔ yì爱国主义
- guó yǒu huà国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