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

词语解释
借代[ jiè dài ]
⒈ 一种修辞方式,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它。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就是代替“少先队员”
英melonymy;
引证解释
⒈ 修辞学辞格之一。甲乙两种事物性质不同而仍有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名称来代替甲事物的修辞方法,叫做借代。”此借造酒者之名代酒。此借“黄山谷”代 黄山谷(黄庭坚 )的诗。
引《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良 字 季常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 马氏 五 常,白眉最良。’ 良 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此借人之面部特征代人。 宋 陆游 《花时遍游诸家园》诗之八:“常恐夜寒花索莫,锦茵银烛按《凉州》。”
此借地名代其地所出乐曲。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不过 黄山谷 虽然不好懂, 宋 诗却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
例如: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国语辞典
借代[ jiè dài ]
⒈ 一种修辞学辞格。在语文中,放弃通常所用的本名或语词不用,另找其他相关的名称或语词来代替的修辞方法,称为「借代」。如汉代曹操的〈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善造酒者「杜康」代「酒」。
英语metonymy
德语Synekdoche (S, Sprachw)
分字解释
※ "借代的意思|借代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 (苏轼《留侯论》)“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译,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准确性,又显示文意的生动性。
2.通过两个条件:相关关系与代替来辨析借代与借喻。
3.(苏轼《留侯论》)“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译,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准确性,又显示文意的生动性。
相关词语
- píng jiè凭借
- jiè yǐ借以
- jiè jù借据
- jiè kǒu借口
- jiè yòng借用
- jiè dōng fēng借东风
- jiè quàn借券
- jiè lì借力
- jiè zhù借助
- jiè shì借势
- jiè kè bào chóu借客报仇
- tōng jiè通借
- jiè biàn借便
- jiè tā rén jiǔ bēi,jiāo zì jǐ kuài lěi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 jiè zì借字
- jiè zhòng借重
- zhī jiè枝借
- ēn jiè恩借
- ā jiè阿借
- jiè shū zhèng借书证
- jiè shǐ借使
- jiè pō xià lǘ借坡下驴
- jiè zhù借住
- jiè zhài借债
- jiè jǐng借景
- jiè jiàn借剑
- yī jiè一借
- jiè yì借意
- jiè chǒng借宠
- jiè sù借宿
- jiè cí借词
- jiè dú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