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径

词语解释
蹊径[ xī jìng ]
⒈ 路径;办法。
例筑蹊径。——《晏子春秋》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荀子·劝学》
只好另辟蹊径。
英path; way;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蹊逕”。
⒉ 指小路。
引《吕氏春秋·孟冬》:“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一:“蒙蘢荆棘生,蹊逕登童竖。”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桃李成蹊逕,桑榆荫道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牛至半途不循蹊径,负女渡岭驀涧,直入乱山。”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蜿蜒入杳渺,蹊径从何寻?”
⒊ 门径;路子。
引《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独有此律,不谬蹊径。”
明 唐顺之 《卓小仙草书歌》:“虽然奔放不可覊,笔墨蹊径未尽遣。”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又人学书……情景妙合,风格自上,不为古役,不堕蹊逕者,最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西儒实学》:“大闢畴人之蹊逕。”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国语辞典
蹊径[ xī jìng ]
⒈ 小路。
引《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
《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庾衮传》:「杜蹊径,修壁坞。」
近门路
⒉ 比喻治学、做事的方法。
引《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分字解释
※ "蹊径的意思|蹊径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开拓者独辟蹊径,保守者因循守旧,探索者勇攀高峰,执着者勇往直前。
2.一旦陷入困境,聪明的人不是一味地钻牛角尖,而是适时地另辟蹊径以谋求出路。
3.他常常独辟蹊径,想出别人所不能想到的主意。
4.萧规曹随固然省事,另辟蹊径却另有一番乐趣。
5.真山是任情任性恣意漫长,遇水则让,或穿岩或悬瀑或辟石,大块自然,人力如何仿得来?所以只能夹缝里求生存,另辟蹊径,或漏石,或虬结,或为一幕屏或为一堆垒。王安忆
6.有些专家认为,高清晰度电视的角逐所以重要是因为该技术不仅仅是一条通往使图像栩栩如生,使音响像密纹唱片一样悦耳的蹊径。
7.而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从微观的角度出发认为:与生产经营者一一对应,并水**融的消费者对产品市场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监督,才是解决假冒伪劣现象严重的现状的最为有效且最为持久的途径。
8.葛亮的故事里没有历史的笨重感,也没有走火入魔的实验手法,他以一条清亮嗓音,三十岁不到的年龄,别辟蹊径,重新回归说故事的趣味。
9.文章提出了五种寻找最佳视角的方法,即放眼全球,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受众,凸显人文关怀;小处着手,做到以小见大;独辟蹊径,敢于标新立异;反复比较,寻找最优视角。
10.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才能看见这世上最美的风景,与其为小事与人纠缠不清,不如另辟蹊径。
相关词语
- lù qī路蹊
- shǔ qī鼠蹊
- táo qī liǔ mò桃蹊柳陌
- qī dào蹊道
- xián qī闲蹊
- yōu qī幽蹊
- qiāo qī跷蹊
- huā qī花蹊
- xī jìng蹊径
- táo qī liǔ qǔ桃蹊柳曲
- huī qī虺蹊
- táo qī桃蹊
- qī xián蹊闲
- qī qiāo蹊跷
- qī lù蹊路
- qī jiàn蹊践
- wěi ròu hǔ xī委肉虎蹊
- xī tián duó niú蹊田夺牛
- zōng qī踪蹊
- táo lǐ qī桃李蹊
-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qī hè蹊壑
- táo lǐ chéng qī桃李成蹊
- huí qī回蹊
- lù qī鹿蹊
- bié kāi qī jìng别开蹊径
- qī táo蹊桃
- qiān niú qī牵牛蹊
- qī qū蹊岖
- gù qī故蹊
- qiāo qī zuò guài跷蹊作怪
- qī suì蹊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