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议

词语解释
朝议[ cháo yì ]
⒈ 谓在朝中议政。
⒉ 指朝廷的评议、决议。
⒊ 朝议大夫的省称。始置于隋,散官。
引证解释
⒈ 谓在朝中议政。
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孝景 时每朝议大事, 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清 恽敬 《上董蔗林中堂书》:“下之於上也,有奏状之言,有制詔之辞,有朝议之公,有舆论之详,易矣而实难。”
⒉ 指朝廷的评议、决议。
引晋 潘岳 《关中诗》:“翘翘 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淳祐 辛亥, 郑丞相 清之 当国,朝议以游士多无检束。”
清 李清 《三垣笔记》上:“朝议以国计不足,暂借民间房租一年,於是怨声沸京城,呼 崇禎 为重徵。”
⒊ 朝议大夫的省称。始置于 隋,散官。
引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秦忠献 与人简尺多云丈,世俗傚之,虽貽晚进书,亦云丈,知州以上则称朝议,以下皆学士。”
国语辞典
朝议[ cháo yì ]
⒈ 在朝廷商议国政。
引《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传》:「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⒉ 朝廷的谋议。也作「庙议」。
引《文选·潘岳·关中诗》:「翘翘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
⒊ 职官名。唐、宋文官正五品以下曰朝议大夫,明朝为从四品初授的官阶,清朝则属从四品。
分字解释
※ "朝议的意思|朝议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朝议了几次之后,圣人仍旧有些拿不定主意,诸多文武也是各持己见,整日争论不休,大有逼迫圣人先立储之势,徐真心里越发担忧。
2.常朝议政,皇太子昂然直入,并且扬言要诛杀说话的言官大臣……群臣自是一片哗然。
3.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
4.袁隗等朝臣正打算今日朝议上对董卓发难,可见了这般架势,心胆俱碎,哪里还敢多言,最后不了了之。
相关词语
- cháo xiān朝鲜
- lì cháo立朝
- yī zhāo yī xī一朝一夕
- jīn zhāo今朝
- guó cháo国朝
- cháo sān mù èr朝三暮二
- cháo xiān rén朝鲜人
- nán cháo南朝
- zhāo sān mù sì朝三暮四
- cháo zhèng朝正
- cháo zhèng朝政
- cháo qiān shì biàn朝迁市变
- zhāo wén dào,xī sǐ kě yǐ朝闻道,夕死可矣
- cháo shì rén朝市人
- zhōng cháo中朝
- cháo yì朝邑
- zhāo sī xī sī朝斯夕斯
- cháo jì朝迹
- cháo shè朝涉
- jiǎo yā cháo tiān脚丫朝天
- cháo jī朝饥
- zhāo bù jí xī朝不及夕
- chāng cháo昌朝
- cháo bào朝报
- zhāo shé mù shé朝折暮折
- cháo xián朝贤
- cháo gòng朝贡
- cháo guì朝贵
- cháo hè朝贺
- dōng shì cháo yī东市朝衣
- zhōng zhāo终朝
- cháo tīng朝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