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

词语解释
四教[ sì jiào ]
⒈ 旧时的四项教育科目。所指因教育对象而异。(1)孔子以文、行、忠、信为教人的四要目。《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旧唐书·杨绾传》:“文、行、忠、信,弘于四教。”(2)指儒家所传授的四门学科:诗、书、礼、乐。《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心在四教,语称七德,目视六籍,口诵九歌。”(3)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晋干宝《晋纪总论》:“而其后妃,躬行四教,尊敬师傅,服澣濯之衣,修烦辱之事,化天下以妇道。”参见“四行”、“四德”。(4)指治家的四条准则:勤、俭、恭、恕。《文中子·关朗》:“御家以四教:勤、俭、恭、恕。”
⒉ 指佛门四教,所指各别。如龙树四教、晓公四教、光宅四教、天召四教等。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的四项教育科目。所指因教育对象而异。(1) 孔子 以文、行、忠、信为教人的四要目。
引《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旧唐书·杨绾传》:“文、行、忠、信,弘於四教。”
(2)指儒家所传授的四门学科:诗、书、礼、乐。 《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唐 王维 《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心在四教,语称七德,目视六籍,口诵九歌。”
(3)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周礼·天官·九嫔》:“九嬪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而其后妃,躬行四教,尊敬师傅,服澣濯之衣,修烦辱之事,化天下以妇道。”
参见“四行”、“四德”。(4)指治家的四条准则:勤、俭、恭、恕。 《文中子·关朗》:“御家以四教:勤、俭、恭、恕。”
⒉ 指佛门四教,所指各别。如 龙树 四教、 晓公 四教、 光宅 四教、 天召 四教等。
国语辞典
四教[ sì jiào ]
⒈ 孔子四大教育要目:文、行、忠、信。
引《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⒉ 诗、书、礼、乐。
引《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⒊ 妇德、妇言、妇容、妇幼。
引《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而其妃后躬行四教。」
⒋ 佛教用语。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判教学说。(1) 从释尊说法的内容分成: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四种,合称为「四教」或「化法四教」。(2) 从释尊说法的方式分四: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四种合称为「四教」或「化仪四教」。两种合称为「八教」。
引《四教义·卷一》:「今所立义意异前规,故略撰四教门,用通大师渐、顿、秘密、不定之踪。」
分字解释
※ "四教的意思|四教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我怀着等候和猎奇,很当真地学着小四教的用纯粹的45度角仰望空中,当我真正做到的时分,却没有流下泪水。
2.我怀着等候和猎奇,很当真地学着小四教的用纯粹的45度角仰望空中,当我真正做到的时分,却没有流下泪水。
相关词语
- sì jiāo四郊
- sì fāng guǎn四方馆
- sì bǎi zhōu四百州
- sì zhǔ dé四主德
- sì hé yuàn四合院
- sì fāng四方
- sì píng shì四平市
- sì hé fáng四合房
- sì fāng zhì四方志
- sì shēng四声
- sì hé tóu四合头
- sì fāng bù四方步
- sì xiāng gé四香阁
- sì huà四化
- sì lù四路
- sì bǎi sì bìng四百四病
- sì shí shí四食时
- sì tóng四同
- sì zhōu四周
- sì zhì四至
- wēi jī sì fú危机四伏
- sì shū四叔
- sì yǒu四友
- sì shǐ四史
- sì sī四司
- sì jù四句
- zhāo sān mù sì朝三暮四
- tóng sì kāi铜四开
- zhōng yāng gé mìng gēn jù dì dì sì cì fǎn“wéi jiǎo”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
- shì tú sì bì室徒四壁
- sì yuǎn四远
- sì yùn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