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

词语解释
平津[ píng jīn ]
⒈ 坦途;大道。
⒉ 古地名。汉时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
⒊ 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 坦途;大道。
引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平津苟不由,栖迟詎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唐 昙翼 《招隐》诗:“连峯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⒉ 古地名。 汉 时为 平津邑,武帝 封丞相 公孙弘 为 平津侯,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
引前蜀 贯休 《酬韦相公见寄》诗:“空讽 平津 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
宋 欧阳修 《寄题相州荣归堂》诗:“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 平津 自有文。”
清 吴伟业 《东莱行》诗:“侍中叩阁数彊諫,上书对仗弹 平津。”
⒊ 旧时 北平 (今 北京、天津 )的并称。
引茅盾 《欢迎古物》:“平 津 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经装箱待运。”
国语辞典
平津[ píng jīn ]
⒈ 北平与天津两市的合称。
分字解释
※ "平津的意思|平津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直指江南,千里长驱,锐不可当。
2.酝酿了许久的平津政治组织,在那半死不活的政务委员会外,只出来了没有什么用处的地方维持会,与替日本人维持地面的市政府。
3.酝酿了许久的平津政治组织,在那半死不活的政务委员会外,只出来了没有什么用处的地方维持会,与替日本人维持地面的市政府。
4.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直指江南,千里长驱,锐不可当。
相关词语
- niú jīn牛津
- zhī jīn枝津
- zhǐ jīn指津
- chá lǐ jīn察里津
- fù píng jīn富平津
- jīn qì津气
- jīn bù津步
- xiǎo píng jīn小平津
- méng jīn盟津
- yán píng jīn延平津
- tiān jīn天津
- zhī jīn知津
- jīn jīn lè dào津津乐道
- jīn jīn yǒu wèi津津有味
- xī mù jīn析木津
- yào lù jīn要路津
- yí jīn饴津
- jīn zhǔ津渚
- jīn qú津渠
- jīn dù津渡
- mí jīn迷津
- yuán jīn源津
- hàn jīn汉津
- piāo yú jīn漂渝津
- jīn jì津际
- wú jīn无津
- cháng jīn长津
- jīn shī津湿
- zhī nǚ jīn织女津
- yá jīn涯津
- jiāng jīn江津
- jīn hòu津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