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倪

词语解释
端倪[ duān ní ]
⒈ 事情的头绪迹象。
例反复终始,不知端倪。——《庄子·大宗师》。成疏:“端,绪也,倪,畔也。”
英general shape; clue; inkling;
⒉ 边际。
英boundary; bound;
引证解释
⒈ 头绪;迹象。
引《庄子·大宗师》:“反覆终始,不知端倪。”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解部》“倪”:“《庄子·大宗师》‘不知端倪’,按耑者,草之微始;儿者,人之微始也。”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这公事深藏着曖昧,好教我左猜右忖没端倪。”
清 赵翼 《岣嵝碑歌》:“昌黎 亲到猿猱窟,千搜万索无端倪。”
⒉ 窥测;捉摸。
引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於书,故 旭(张旭 )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明 方孝孺 《题王右军<游目帖>》:“今观此帖,寓森严於纵逸,蓄圆劲於蹈动,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
郭沫若 《游里加湖》:“十时顷下山,车行甚急,风景尤觉奇幻,不可端倪。”
⒊ 边际。
引《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端倪,犹涯际也。”
唐 岑参 《西亭子送李司马》诗:“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緑柳鶯乱啼。”
宋 王安石 《和农具诗·牧笛》:“緑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
清 陆师 《杂感》诗:“夜长不成寐,忧来无端倪。”
国语辞典
端倪[ duān ní ]
⒈ 事情的头绪。
引《庄子·大宗师》:「反复终始,不知端倪。」
⒉ 推寻事物的本末终始。
引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英语boundary, clue, indication, to obtain clues, to infer
法语le fil d'une affaire
分字解释
※ "端倪的意思|端倪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人的思想受外界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受思想的支配,而思想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有端倪可察、有征兆可寻的。
2.大字行草用笔强化提按顿挫,折冲绞转,锋出八面,线形变化恣纵不可端倪。
3.尽管佩科特人一直以来都和马萨诸塞湾和康乃狄克州的殖民者相安无事的生活,但紧张的氛围已经初现端倪,这个事件就成为了导火索。
4.新生代球员中,哪些球员堪当大任?从近期的十二运会、东亚运动会以及乒超联赛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5.戚静茹并不愚钝,从父亲的神情口气间隐隐猜到了些端倪,真是又惊又喜,但又不敢相信,忍不住嚅嗫着道:“什……什么我最大的心愿。
6., 当了诗人的义务秘书,并得到诗人的宠爱,那情形就像一个投机商爱抚他的第一个入股人一样。这种伙伴式的关系,初露端倪时与友情颇为相似。
7.我又仔仔细细地瞧了瞧大树,这才瞧出了一些端倪,这竟是一棵假树!可见工人们做得简直太逼真了,都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
8.从诗歌表现艺术的角度考察,南行诗昭示出苏轼诗歌创作若干特征的端倪,也显露了他在诗歌创作初起阶段的稚嫩和不足。
9.要生产这样的家用机器人存在着各种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略显端倪。
10.独木不成林,手底下都是新手,再听话也办不了什么事啊!加上莫流香这些年连续对江南月影门中人进行调换,也可见些端倪了……
相关词语
- jié duān节端
- duān jié端节
- duān mù端木
- hǎo duān duān好端端
- duān zhèng端正
- duān zhēng yuè端正月
- duān zǐ端子
- duān yì端意
- shì duān事端
- duān ní端倪
- duān míng端明
- duān hòu端候
- zhān duān詹端
- mò duān末端
- sān duān三端
- fā duān发端
- duān shí端石
- duān jiē端接
- lùn duān论端
- duān miàn端面
- yí duān遗端
- duān fǔ端甫
- jí duān极端
- xuán duān玄端
- duō duān多端
- fǔ duān府端
- dà duān大端
- duān yī端壹
- piān duān篇端
- shàng duān上端
- duān kuí端揆
- bù duān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