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子

词语解释
二毛子[ èr máo zǐ ]
⒈ 清末称信天主教或为洋人办事的中国人。
⒉ 方言。两岁的羊。
⒊ 方言。女人的一种发型,发梢在耳垂以下肩膀以上。
引证解释
⒈ 清 末称信天主教或为洋人办事的中国人。
引清 陈天华 《警世钟》:“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
鲁迅 《坟·杂忆》:“先前则有异端、妖人、奸党、逆徒等类名目,现在就可用国贼、汉奸、二毛子、洋狗和洋奴。”
⒉ 方言。两岁的羊。
引清 西清 《黑龙江外记》卷八:“羊一岁谓之库尔布子,二岁谓之二毛子。”
⒊ 方言。女人的一种发型,发梢在耳垂以下肩膀以上。
引王润滋 《内当家》一:“她实在是个挺有能耐的女人。大片脚,二毛子。”
国语辞典
二毛子[ èr máo zi ]
⒈ 黑龙江一带的土话。指两岁的羊。
引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八》:「羊一岁谓之库尔布子,二岁谓之二毛子。」
⒉ 清末义和团团员讥称信耶稣教或办理洋务的中国人。
引《恨海·第七回》:「只见街上往来 的,没有一个不是义和团,拥挤的不堪。口中乱嚷:『烧教堂!烧使馆!杀毛子!杀二毛子!』」
英语lit. secondary foreigner, (derogatory term for Chinese Christians and others associated with foreigners, used at the time of the Boxer Rebellion), (coll.) westernized Chinese person, (derog.) person of mixed Chinese and Russian blood, (slang) Ukraine, German shepherd dog, (dialect) two-year-old goat
分字解释
※ "二毛子的意思|二毛子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词语
- yā zǐ鸭子
- xiǎo huì zǐ小会子
- xiē zǐ些子
- zǐ mù子目
- zhǒng zi种子
- tù zǐ兔子
- zhū zǐ bǎi jiā诸子百家
- shí zǐ石子
- duì hé zǐ对合子
- shí èr zǐ十二子
- zǐ yī子衣
- yín huì zǐ银会子
- mǒu zǐ某子
- huā huā gōng zǐ花花公子
- zhèi xiē zǐ这些子
- shào nián zǐ少年子
- duì duì zǐ对对子
- rì zǐ日子
- bǎi èr zǐ百二子
- chóng shēn zi重身子
- xué zǐ学子
- zhuō zǐ桌子
- dú mù zǐ犊木子
- jiào huā zǐ叫化子
- fāng zǐ方子
- shī zǐ狮子
- yǐng zǐ影子
- zhēng xiē zǐ争些子
- mù zǐ木子
- dēng tú zǐ登徒子
- zhá zǐ札子
- yīn shēng zǐ音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