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

词语解释
关税[ guān shuì ]
⒈ 国家的一种商品税,征税对象为进出口商品。
英tariff; customs dut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水陆关卡对通过的货物征收的税。
引《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於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
《左传·文公十一年》“宋公 於是以门赏 耏班 使食其征” 唐 孔颖达 疏:“此云食其征税,故知关税也。”
⒉ 近代和现代指海关对进出国境物品所征收的税。
引清 周祖培 等《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一三三:“江苏 苏松太道 吴健彰 有侵吞关税银两、由海船带回 广东 并接济海匪 刘丽川 等事。”
孙中山 《革命军人不可想升官发财》:“为什么 中国 不能收自己的关税呢?因为有外国人管理。”
洪深 《走私》:“在那回以后,进来的货物,就没再上过关税。”
国语辞典
关税[ guān shuì ]
⒈ 为保护本国产业,凡货物经过国境时,所课征的租税。
分字解释
※ "关税的意思|关税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政府还通过各种许可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进口替代的政策,实现自力更生。
2.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建立必要的关税壁垒,保护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磷肥工业。
3.与此同时,欧美各国利用各种非关税壁垒特别是近期推行的Sa8000对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除了消除关税壁垒外,还应该建立经济刺激机制,这样才能使越来越便宜的节能产品面市。
5.前十年,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像是参加“残奥会”。外国公司被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卡在国门之外,被捆绑了手脚,这种竞争不公平。未来十年,本土企业参加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会。
6.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支持者辩称,这项协定若能实现,丝毫不会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相抵触。
7.在跨境的服务贸易过程中,非贸易壁垒取代关税成为重要的贸易壁垒.
8.我国入世后,随着纺织配额和关税壁垒的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必然成为影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障碍。
9.毕竟,像印度和巴西等国家曾经因为高额关税的阻隔而停滞不前。
10.舒瓦洛夫说,白俄罗斯已准备修改立法和关税壁垒,他们准备做出让步。
相关词语
- yì zū shí shuì衣租食税
- shuì mù税目
- shuì fǎ税法
- lòu shuì漏税
- dì fāng shuì地方税
- yī shí shuì zū衣食税租
- shuì yī税衣
- bì shuì避税
- yí chǎn shuì遗产税
- shān shuì山税
- shuì fù税赋
- rén tóu shuì人头税
- léi jìn shuì累进税
- yàn shuì雁税
- shuì lǜ税率
- fàng shuì放税
- shuì chǎn税产
- shuì mǔ税亩
- shuì rén税人
- kè shuì课税
- jìn kǒu shuì进口税
- fáng chǎn shuì房产税
- chūn shuì春税
- shuì shōu税收
- shuì zhèng税政
- tú zǎi shuì屠宰税
- shuì liáng税粮
- zhòng shuì重税
- shuì yì税邑
- zū shuì租税
- chōu shuì抽税
- shuì lì税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