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

词语解释
楼兰[ lóu lán ]
⒈ 古西域国名,汉元封三年内附。王居扜泥城,遗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罗布泊西,处汉代通西域南道上。因居汉与匈奴之间,常持两端,或杀汉使,阻通道。元凤四年,汉遣傅介子斩其王安归,另立尉屠耆为王,更名为鄯善。傅介子以立功封侯。事见《汉书·西域传上》及《傅介子传》。后亦借用为杀敌立功的事典。
引证解释
⒈ 古西域国名, 汉 元封 三年内附。王居 扜泥城,遗址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若羌县 境, 罗布泊 西,处 汉 代通西域南道上。因居 汉 与 匈奴 之间,常持两端,或杀 汉 使,阻通道。 元凤 四年, 汉 遣 傅介子 斩其王 安归,另立 尉屠耆 为王,更名为 鄯善。傅介子 以立功封侯。事见《汉书·西域传上》及《傅介子传》。后亦借用为杀敌立功的事典。
引唐 张九龄 《送赵都护赴安西》诗:“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宽,自然来月窟,何用刺 楼兰 ?”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 楼兰 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明 姚茂良 《精忠记·应诏》:“出匣龙泉血未乾,平生志气斩 楼兰。”
陈毅 《卫冈初战》诗:“镇江 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 楼兰。”
国语辞典
楼兰[ lóu lán ]
⒈ 古国名。在今新疆省鄯善县东南。汉时为通往西域的要冲,至昭帝时改名为「鄯善」。
引《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鄯善国传》:「鄯善国,本名楼兰。」
分字解释
※ "楼兰的意思|楼兰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 对楼兰人来说,罗布泊湖是神,是祖先,是自己的生息之本。楼兰人无法想象没有罗布泊湖,没有注入罗布泊湖的塔里木河,没有湖畔的丛林沼泽,没有芦苇丛中的阳光轻风,楼兰和楼兰人将会怎样。
2.再如果大汉朝能一鼓作气,勇击匈奴,让他们再不入犯国境,那么楼兰也就不会在两个大国之间玩弄两面派,两边都毕恭毕敬不敢得罪。
3.对楼兰人来说,罗布泊湖是神,是祖先,是自己的生息之本。楼兰人无法想象没有罗布泊湖,没有注入罗布泊湖的塔里木河,没有湖畔的丛林沼泽,没有芦苇丛中的阳光轻风,楼兰和楼兰人将会怎样。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豪迈的潇洒,"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种自信的潇洒,"独钓寒江雪"是一种高洁的潇洒,"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一种悲壮的潇洒。
相关词语
- nán lóu南楼
- jǐng gān lóu井干楼
- shí èr lóu十二楼
- lóu fáng楼房
- lóu shì楼市
- ōu lóu瓯楼
- hǎi shì shèn lóu海市蜃楼
- chóng lóu重楼
- diào jiǎo lóu吊脚楼
- lóu céng楼层
- lóu jū楼居
- lóu dào楼道
- yàn lóu燕楼
- kàn lóu看楼
- yǐ lóu倚楼
- huō mēng lóu豁蒙楼
- zhū lóu珠楼
- liǔ lóu柳楼
- dà lóu大楼
- wǔ chéng shí èr lóu五城十二楼
- yí lóu柂楼
- yuān yāng lóu鸳鸯楼
- shí pái lóu石牌楼
- zǒu mǎ lóu走马楼
- qǐ lóu绮楼
- shèn lóu蜃楼
- dēng lóu灯楼
- lóu lǔ楼橹
- yì lóu驿楼
- zhuì lóu坠楼
- shān lóu山楼
- lóu jǐ楼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