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词语解释
孟子[ mèng zǐ ]
⒈ 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宋国子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杜预注:“子,宋姓。”孔颖达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孟子。”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
⒉ 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
引《左传·隐公元年》:“惠公 元妃 孟子。”
杜预 注:“子,宋 姓。”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 《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故不书姓。”
杜预 注:“讳娶同姓,故谓之 孟子,若 宋 女。”
杨伯峻 注:“国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称‘ 吴姬 ’或‘ 孟姬 ’,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 吴孟子 ’。”
⒉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字 子舆。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国语辞典
孟子[ mèng zǐ ]
⒈ 战国时孟轲。参见「孟轲」条。
⒉ 书名。孟轲撰,由弟子辑录而成,七篇,十四卷。有汉赵岐注、宋孙奭疏、朱熹集注,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英语Mencius (c. 372-c. 289 BC), Confucian philosopher second only to Confucius, book of the same name, one of the classics of Confucianism
德语Mengzi (Eig, Werk, Autor: Menzius (Mengzi)), Menzius (Mengzi) (Eig, Pers, ca. 379 - ca. 304 v.Chr.)
法语Mencius
分字解释
※ "孟子的意思|孟子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孟子察己观物,知人论世,扶微辨理,横斥异端,竭毕生精力创立了一套人性本善的理论体系。
2.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曾讥讽神农学派的许行是“南蛮鴂舌之人”,虽然只是说许行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但在孟子眼里却是一件大事。
3.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
4.这一习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是为了驱瘟辟邪,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5.孔子的科学安排人时间,孟子的不违农时,庄子的将时间观念淡化等,都体现了对个体自我价值的重视。
6.孟子说,不违农时,粮食就吃不完。
7.孟子说,不违农时,粮食就吃不完。
8.首先学宫具有规模宏大的校舍条件,“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崇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正说明校舍建在交通要道,并且相当宏伟壮观。
9.事实上,曾经的中国,并不缺乏诸如此类的信仰,比如孟子式的安贫乐道,比如陶渊明式的寄情山水,再比如细民百姓在一粥一饭中获得的简朴的快乐。
10.不过,在儒家内部却有很大分歧,即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针锋相对。
相关词语
- lùn mèng论孟
- mèng jiā chán孟家蝉
- gōng mèng公孟
- mèng láo孟劳
- mèng zhú孟竹
- zhào mèng赵孟
- mèng hào rán孟浩然
- mèng mǔ孟母
- mèng zhū孟诸
- mèng gū gū孟姑姑
- mèng xiāng yáng孟襄阳
- mèng jìn孟晋
- mèng xià孟夏
- mèng kē孟轲
- mèng cháng jūn孟尝君
- chūn mèng春孟
- mèng huái孟槐
- mèng zhū孟潴
- yī guān yōu mèng衣冠优孟
- mèng zǐ孟子
- làng mèng浪孟
- yōu mèng优孟
- mèng chūn孟春
- sì mèng四孟
- mèng zhū孟猪
- hán mèng寒孟
- mèng làng孟浪
- mèng xiǎng孟飨
- mèng cháng孟尝
- mèng jiāng nǚ孟姜女
- mèng jīn孟津
- jì mèng季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