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

词语解释
明哲保身[ míng zhé bǎo shēn ]
⒈ 原义是指明于事理的人善于自保,有褒义。现在则指为了保住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庸俗作风,有贬义。
英be worldly wise and play safe;
引证解释
⒈ 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后多指生怕有损于自己,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引语本《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孔颖达 疏:“既能明晓善恶,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择安去危,而保全其身,不有祸败。”
晋 葛洪 《抱朴子·仁明》:“明哲保身,《大雅》之絶踪也。”
唐 白居易 《杜佑致仕制》:“尽悴事君,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
宋 欧阳修 《晏元献公挽辞》之三:“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清 沉起凤 《谐铎·烧录成名》:“君子明哲保身,而动称好辨,僇辱及之矣。”
老舍 《四世同堂》三九:“明哲保身在这危乱的时代并不见得就是智慧。”
毛泽东 《反对自由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三九章:“明明看到 熊彬 的缺点,没有从正面向 熊彬 提出来,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思想作怪。”
国语辞典
明哲保身[ míng zhé bǎo shēn ]
⒈ 明达事理、洞见时势的人,不参与会带给自己危险的事。语本后亦指为了个人得失而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明·梁辰鱼。
引《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浣纱记·第一二出》:「但大仇既报,吾愿已毕。今欲飘然去国,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
近洁身自好
反飞蛾扑火 同流合污 随波逐流
英语a wise man looks after his own hide (idiom), to put one's own safety before matters of principle
分字解释
※ "明哲保身的意思|明哲保身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日本大众党*席渡边喜美3日指出,作为自己宣布解散众议院的野田首相,居然不敢在小选举区内背水一战,是一个典型的明哲保身自恋者。
2.是棋子就要像棋子般遵从上司的命令,这是明哲保身和成功的秘诀。
3.既然注定不能做个明哲保身的清净看客,那么,就索性变动为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吧。十四阙
4.人们的德行仅仅来源于除了尘世间的那微不足道的期待和欲望。在这样的世界上,有勇气的人们成了冒险家,而没有勇气的人成了只求明哲保身苟活于世的懦夫。
5.只要与自己无关,便不闻不问,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佳。这是明哲保身的消极态度。
6.两种人当丞相不能用:第一种就是过于精明能干,这种人往往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最后必然发展成功高盖主,尾大不掉。第二种人就是质地平庸,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人,这种人虽然保险,但却会累死了皇上。
7.如此深悉明哲保身之道,怪不得后世对她的记载平平无奇,是皇宫之中极少遭到魏客迫害的妃子之一。
8.现代价值观必须摆脱自我与自私的束缚,跨越金钱与名利的栅栏,走出道德沦丧的怪圈,跳出明哲保身的沟壑,才能使道德之花绚烂,才能使助人为乐温暖人们的心。
9.只要与自己无关,便不闻不问,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佳。这是明哲保身的消极态度。
10.公司现在是豺狼当道,还是忍耐一点,明哲保身吧!
相关词语
- jué míng决明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
- fēn míng分明
- kūn míng昆明
- bù míng不明
- zòu míng奏明
- guāng míng光明
- míng shuō明说
- míng tiān明天
- míng míng明明
- míng xīng明星
- míng xiǎn明显
- cōng míng聪明
- wén míng文明
- xiān míng鲜明
- míng liàng明亮
- míng huǎng huǎng明晃晃
- míng què明确
- míng mù明目
- míng méi zhèng qǔ明媒正娶
- ěr cōng mù míng耳聪目明
- liú míng流明
- chá míng查明
- míng àn明暗
- zhào míng照明
- míng bái明白
- yī fāng míng医方明
- shēng míng声明
- míng nián明年
- míng lǐ明理
- shuō míng说明
- bù míng bù bái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