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

词语解释
司马[ sī mǎ ]
⒈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
例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minister of war in ancient china;
⒉ 姓。
英surname;
引证解释
⒈ 官名。相传 少昊 始置。 周 时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马。掌军旅之事。 汉武帝 元狩 四年改太尉为大司马。 后汉 因之,旋又改名太尉, 南北朝 与大将军并称二大,至 隋 废。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参阅《通典·职官二》。
引明 申时行 《题清秋出塞图》诗:“忆昔筹边赞庙謨,桓桓司马杰丈夫。”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下官 杨文驄,昨奉 熊司马 之命,託 侯 兄发书 寧南,阻其北上,已遣 柳敬亭 连夜寄去。”
王季思 注:“即兵部尚书 熊明遇。”
⒉ 官名。 《周礼》夏官大司马之属官,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 春秋 晋 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其后 汉 宫门及大将军、将军、校尉属官,都有司马。边郡亦置千人司马,专主兵事,不治民。 魏 晋 以后,州刺史带将军开府者,置府僚司马。至 隋 废州府之任,无复司马,而有治中。 唐 制,节度使属僚有行军司马。又于每州置司马,以安排贬谪或闲散的人。后世称府同知曰司马,本此。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续通典·职官十五》。
引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钱塘 黄小松 易,为 贞父先生 后人,任 兗州 运河 司马,书画篆隶,为近人所不及。”
按, 黄易,官 济宁 同知。 济宁 属 兗州府。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一章:“工賑捐输价便宜,白银两百得同知。官场逢我称司马,照壁凭他画大狮。”
⒊ 王宫外门。
引汉 贾谊 《新书·等齐》:“天子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诸侯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
⒋ 指 汉 文学家 司马相如。
引《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閒自入 益 部,仰 司马、扬、王 遗风。”
李善 注:“司马相如、扬雄、王褒 也。”
宋 王安石 《次韵约之谢惠诗》:“元龙 但高眠, 司马 勿亲涤。”
清 唐孙华 《次韵答王随庵》:“巧输 司马 难从官,才避 元龙 合问田。”
⒌ 指 唐 大诗人 白居易。白 尝贬 江州 司马,故称。
引元 张昱 《赠沉生还江州》诗:“知汝 琵琶亭 畔去,白头司马忆 江州。”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凤彩》:“如此琵琶如此曲,谁言司马泪偏多。”
⒍ 复姓。
国语辞典
司马[ sī mǎ ]
⒈ 职官名:(1) 参见「大司马」条。(2) 郡佐之属。魏晋时为刺史属官,理军事。隋唐节度使之下皆置行军司马之官,为佐吏之属,具参谋性质。又每州置州司马一人,多以贬斥之官员任之,徒具虚衔无实际职掌。清代府同知亦俗称「司马」,其实不同。
⒉ 星名。
引《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
⒊ 复姓。如汉代有司马迁、三国魏有司马懿。
分字解释
※ "司马的意思|司马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司马光的小伙伴掉到了水缸里,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搬起石头砸开了水缸,救了伙伴。
2.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弄险,这次兵临城下,形势险恶,他却在城楼端坐抚琴,而城门大开,必有伏兵。
3.5月16日,与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古龙齐名的著名武侠小说作家萧逸莅临广州。
4.带路的鬼子很快就躺了一地,司马洛擦着匕首横目四顾,下令跟上来的各排清点人数,完了以后也不多说话,只是挥手示意向高地掩去。
5.司马光的小伙伴掉到了水缸里,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搬起石头砸开了水缸,救了伙伴。
6.一百零五、如果司马迁不坚持下去,怎么会有流芳千古的史记;如果曹雪芹不坚持下去,怎么会有令人悲慨的红楼一梦;如果李时珍不坚持下去,怎么会有医学着作本草纲目。
7.牛剑站立顶峰,缅想起当年司马相如奉使平定西南夷,历经此岭险难,终建奇勋,为后世敬仰的往事无不感概万千。
8.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把司马懿吓得仓皇逃跑了。
9.李文靖执政公正不阿,贵戚都无法由此钻谋任何的名利;司马光秉持大政,声誉扬播海外,辽人因此不敢侵扰边疆。
1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相关词语
- fān sī藩司
- sī fǎ司法
- sī jī司机
- sī kōng tú司空图
- dào huì sī道会司
- sī mǎ司马
- àng sī盎司
- sī fǎ jī guān司法机关
- tǔ sī土司
- pài lì sī派力司
- gōng sī公司
- xiàn sī宪司
- sì sī四司
- jì sī祭司
- gǔ quán gōng sī股权公司
- bǎo xiǎn gōng sī保险公司
- yóu sī邮司
- bái yún sī白云司
- sī jì司计
- sī nán chē司南车
- sī huì司会
- sī yí司仪
- sī lìng司令
- yīn sī阴司
- sī zhǎng司掌
- sān sī shǐ三司使
- sī cāng司仓
- sī xíng司刑
- zǎi sī宰司
- shǎo sī mìng少司命
- sī kōng司空
- sī wù司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