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患

词语解释
外患[ wài huàn ]
⒈ 指外国的干涉侵略。
例内忧外患交迫。
英foreign aggression;
引证解释
⒈ 外来的祸害。多指外国的侵略。
引《礼记·杂记下》:“内乱不与焉,外患弗辟也。”
孔颖达 疏:“外患弗辟也者,外谓在外邻国为其寇患。”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将息之道,当先理其心,心闲无事,然后外患不入。”
《新唐书·昭宗纪赞》:“昭宗 为人明雋,初亦有志於兴復,而外患已成,内无贤佐,颇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乱。”
邹韬奋 《经历》三二:“外患如此急迫, 中国 人如以仅有的武力消耗于内战,即是减少对外的力量。”
国语辞典
外患[ wài huàn ]
⒈ 来自国外的祸害。。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新唐书·卷一〇·昭宗本纪》赞曰:「昭宗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而外患已成,内无贤佐,颇亦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徒以益乱。」也作「外祸」。
例如:「外患频仍」、「内忧外患」
近外祸
反内乱 内患 内讧
英语foreign aggression
德语ausländische Agression
法语agression étrangère
分字解释
※ "外患的意思|外患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他以英法两国人民受科学精神影响,国家蒸蒸日上,其国力足以左右全球说明,以科学之精神为立国之根基,陶铸人民,蔚成民气,国家才能无内忧外患,人民才能享自由之幸福,毫不受人欺凌。
2.,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3.民国期间,外患不已,内乱频仍,中央政府孱弱,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继续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
4.这仅仅是赏罚不明吗?后金并没有因为一次进攻的失败就大势去矣,它仍然是明王朝最危险的敌人;袁崇焕通过两次胜利表明自己是个不可多得的守边人才,这在当时几乎是尽人皆知的。在这种外患严峻的形势下贬抑袁崇焕,甚至把他撤职,完全是自毁长城。苗棣
5.他小心翼翼,如履春冰,用心修补因内乱外患而造成的衰微国势;他信奉黄老的哲学,爱惜民力,无为而治,努力使江南重现草长莺飞的蓬蓬生机。
6.他小心翼翼,如履春冰,用心修补因内乱外患而造成的衰微国势;他信奉黄老的哲学,爱惜民力,无为而治,努力使江南重现草长莺飞的蓬蓬生机。
7.当今朝廷主昏臣庸,丧德败行,以致天下大乱,叛乱频生,内忧外患比比皆是。
8.一千年来,改朝换代和内乱外患使河内城区屡遭破坏,昔日金碧辉煌的楼台殿阁已荡然无存,过去的城垣目前也只残留下正北门和席行街的官掌门。
9., 一千年来,改朝换代和内乱外患使河内城区屡遭破坏,昔日金碧辉煌的楼台殿阁已荡然无存,过去的城垣目前也只残留下正北门和席行街的官掌门。
10.*很有远见自给自足闭关锁国,但是经济严重滞后,内忧外患;最终还要走改革开放、追求世界自然平衡之路,可是开放同样要有限制,否则又是一个极端。
相关词语
- biān huàn边患
- yǎng yōng yí huàn养痈遗患
- fàng hǔ yí huàn放虎遗患
- yǐn huàn隐患
- huàn zhě患者
- yǎng hǔ yí huàn养虎遗患
- yōu huàn忧患
- huò huàn祸患
- zhàn huàn湛患
- pái huàn jiě fēn排患解纷
- wài huàn外患
- bù huàn不患
- bì huàn避患
- huàn bìng患病
- jiù huàn救患
- xīn fù dà huàn心腹大患
- nèi huàn内患
- xiōng huàn凶患
- dù jué hòu huàn杜绝后患
- huàn huò患祸
- jí huàn疾患
- yí huàn遗患
- yǎng hǔ yí huàn养虎贻患
- xīn fù zhī huàn心腹之患
- yǎng yōng chéng huàn养痈成患
- lí huàn罹患
- huàn nàn患难
- bìng huàn病患
- xīn fù zhòng huàn心腹重患
- chú huàn xīng lì除患兴利
- wú huàn无患
- zhǒu yè zhī huàn肘腋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