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

词语解释
一物[ yī wù ]
⒈ 一种事物;一件事物。同类物;同一事。犹言一个标准。犹一事。
引证解释
⒈ 一种事物;一件事物。
引《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
《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⒉ 同类物;同一事。
引《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⒊ 犹一事。
引《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⒋ 犹言一个标准。
引《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国语辞典
一物[ yī wù ]
⒈ 一事或一事物。
引《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⒉ 一类。
引《周礼·夏官·校人》:「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种。」
德语ein Ding (S)
分字解释
※ "一物的意思|一物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所谓的成熟,便是真正参悟人生的递减。得失必有因缘。不再抗拒,平静地接受这份荒凉。曾经多快乐,就会多失落。曾经多耀眼,就会多暗淡。以接纳的态度对待人生之悲凉。不留一物。
2.宗旨:保护珍稀,濒危鸟类黑嘴鸥及其栖息地,使这一物种不被灭迹。
3.在漫漫的日常生活中,苦难就像节日,火灾就像游戏;空无一物的面孔上,就连一条抓痕也算是点缀……
4.她都喜欢倚着楼上的栏杆,托着腮,朝着天空看好久----本来空无一物,也不知道在看什么,猝不及防地嫣然一笑,像是在心里给自己说了个笑话。笛安
5.古之教人,无一物不使之诚心。
6.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依稀可见当日山顶的一景一物,倾倒的林木有的已经枯掉,迸落的红石碎岩比比皆是,裂开的石洞穴隙依然在目。
7.诚之一物,存诸之则忠,加诸人则恕。
8.本来无一物,何以为情伤。
9.在一片黑漆漆的茅草之间,一物面貌狰狞,昂然而立。
10.这天下间一物克一物,血海可以玷污万物。
相关词语
- yī bù一部
- yī wù一物
- yī yè一夜
- yī xīn wú èr一心无二
- yī dù一度
- yī tóu一头
- yī tiān一天
-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气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经
- yī piàn一片
- yī lù rén一路人
- yī qiè一切
- yī fēn一分
- yī huì er一会儿
- yī jū一匊
- luàn zuò yī tuán乱作一团
- yī kè一刻
- yī lù一路
-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
- yī shǒu一手
- yī fēn wéi èr一分为二
- yī sè一色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当百
- yī kuài一块
- yī chū一出
- yī dǎ一打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yī dī一滴
-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净
- shǎng yī quàn bǎi赏一劝百
- yī jū一拘
- yī zhāo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