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àilíng

张爱玲


拼音zhāng ài líng
注音ㄓㄤ ㄞˋ ㄌ一ㄥˊ

繁体張愛玲

张爱玲

词语解释

张爱玲[ zhāng ài líng ]

⒈  (1921-1995)小说家。河北丰润人。女。早年生活于上海,1952年后去香港。后至美国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任职。作品多取材于上海和香港上层社会的生活,笔致秀逸,抒情色彩较浓。著有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等。

国语辞典

张爱玲[ zhāng ài líng ]

⒈  人名。(西元 1920?~1995)​籍贯河北省。生于上海。有名女作家。本名张瑛,十岁时改名。幼年居住于上海和天津,接受中西文化教育。七岁开始写故事,民国二十八年前往香港大学攻读文学,三年后返上海,开始文学创作生涯。文笔细腻,承袭如红楼梦之古典作品精华。被誉之为中国新文学大师之一。代表作品有《秧歌》、《赤地之恋》、《半生缘》、《怨女》等四部长篇小说。散文亦颇出色。

分字解释


※ "张爱玲的意思|张爱玲的解释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造句


1.并不是她认为他不够聪明,这不过是做母亲的天生悲观,与做母亲的乐观一样普遍,也一样不可救药。张爱玲

2.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张爱玲

3.”这是从他们的过去截取的渊博学问,同时也带有市井的况味---还有什么比得上算命更受欢迎?“真像是牛津的汉学家出的试题,就只是有什么她抓不住的含义,她断定是典型的日本作风,无心的幽默中未驯的野性。张爱玲

4., 时间有一天变成了一条河,横亘在两个人中间,源头是伊始,岁月增加了它的深度,不敢随意踩进,唯恐沉溺其中,不得醒世。张爱玲

5.人因为心里不快乐,才浪费,是一种补偿作用。张爱玲

6.“美是个观念,必定如何如何,连对于美的喜欢亦有定型的感情,必定如何如何,张爱玲却把我的这些全打翻了。我常常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艳法,惊亦不是那惊法”。

7.这是张爱玲与第二个丈夫赖雅聚在火边聊天的情景:赖雅就是那棵参天大树,他的生命已经有青绿色时代走向暗红,虽然活着,然而就快成灰了。

8.不必老到清末,不必旧到民初,张爱玲笔下的洋场金粉也尽是樟脑的味道了。最近到台北历史博物馆看。

9.他的眼珠发出冷冷的玻璃一样的光辉,她能够觉得他的睫毛在她的掌心急促地翼翼扇动,她又觉得一串冰凉的泪珠从她的手心里一直滚到她的臂弯里,这是他第一次知道英雄的叛徒也是会流泪的动物。张爱玲

10.妈妈们都有个通病,只要你说了哪样菜好吃,她们就频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厌烦地埋怨了为止。其实她这辈子,就是在拼命把你觉得好的,给你,都给你,爱得不知所措了而已。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