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大全

雄的成语有哪些

因篇幅关系,雄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草泽英雄草泽:荒野地。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便是有才如李渊,尚且不容于朝廷,那草泽英雄,谁人鉴赏?”
辞丰意雄辞:文词;雄:庞大威武。文词丰盛,意气雄伟宋·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非夫辞丰意雄,霈然有不可御之势。”
百万雄师雄:威武雄壮;师:军队。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宋 张载《庆州大顺城记》:“百万雄师,莫可以前。”
英雄气短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所以一开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儿女情长。”
布衣雄世布衣:平民。一个平民成了世间的英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敏慧》:“袁绍称郑玄以布衣雄世。”
将勇兵雄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凭着俺人强马壮,将勇兵雄,觑刘玄德兵微将寡,一鼓而下,这一去必然平新野樊城。”
雄姿英发姿容威武雄壮。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一栖两雄比喻两雄对峙,势不并存。《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一栖两雄,其斗(喭页)(喭页)。”
狐不二雄喻两雄不可并存。《淮南子·说林训》:“日月不并出,狐不二雄,神友不匹,锰库不群,鸷鸟不双。”
群雄逐鹿群雄:旧指许多有军事势力的人。逐鹿:比喻争夺帝王之位。形容各派势力争夺最高统治地位。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英雄豪杰指才能超众或勇武超群的人。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盖天下,四海扬名,英雄豪杰,莫不归附。”
不雌不雄不阴不阳。指态度暧昧。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合寄姐说了几次,他又不雌不雄。”
威武雄壮威力强大,壮盛有气势。毛泽东《论持久战》:“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
盖世英雄盖世:压倒当世。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遮莫他盖世英雄,驱兵拥众。”
无名英雄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英雄人物。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
英雄难过美人关指英雄人物往往因迷恋女色而失去斗志,身败名裂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第一是要考一考自己,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倒要看看自己闯不闯得过这一关?”
一决雌雄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定胜败高低。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英雄入彀入彀:指进入弓箭的射程以内,比喻就范。天下英雄均已就范。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
雄鸡断尾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发奋为雄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两雄不并立指两雄不能并容,必定相争斗兼并。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古语云‘两雄不并立’,何能风雨同舟?”
心雄万夫形容极有抱负,气概不凡。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沉雄悲壮沉雄:深沉雄健。指深沉雄健,悲壮有力。王国维《人间词话》:“白仁甫秋夜语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是一个极骄贪的人,以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对的,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够的,因之,予智予雄,任性妄为。”
巾国英雄巾国:即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亦作“巾帼英雄”。范克明《张学良传·郭松龄》:“原来,是由于有超人胆识,被誉为‘巾国英雄’的韩淑秀‘不顾风险,冒死拦截刑车,陈述郭松龄是他的未婚夫,归奉完婚,根本没有参加革命党的事,因此郭才未遭杀害’并应聘当了张作霖的教训队的教官。”
雌雄未决比喻胜负未定。《后汉书·窦融传》:“今豪杰竞逐,雌雄未决,当各据其土宇,与陇、蜀合从,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陀。”
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宋 苏轼《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雄辩强据雄:宏大。雄健的辩论,强有力的证据。宋·王令《代韩愈答柳宗元示浩初序书》:“闻得子厚文,皆雄辩强据,泥渊衍长。”
英雄短气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运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只缘儿女情长,遂使英雄短气。”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文:一个铜钱。指钱的作用很重要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相公年幼,休要妄费了。有时,看这东西不难;没有时,便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雄师百万雄:威武雄壮;师:军队。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宣和遗事》第三集:“李密袒臂一呼,聚雄师百万,占了中原。”
雄材伟略略:计谋。非常杰出的才能,远大的谋略。明·沈鲸《双珠记·辕门遇友》:“王兄,你是雄材伟略,真不忝提戈戡乱。”
乌之雌雄乌:乌鸦。乌鸦的雌雄难辨。比喻不分善恶是非。《诗经·小雅·正月》:“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雄才盖世盖:压倒。杰出的才能压倒一切。比喻才能高超,无与伦比。
豪杰英雄指气概、胆识、能力都杰出的人物。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家住浔阳江浦上,最称豪杰英雄。”
雄深雅健谓文章雄浑而深沉,典雅而有力。《新唐书·柳宗元传》:“韩愈评其文曰:‘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
雄罴百万雄罴:猛兽。比喻众多的勇猛将士。南宋·王迈《观猎行》:“汝不闻去岁淮甸间,雄罴百万临危堞。”
雄材大略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雄兵百万雄:威武雄壮。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九里山前怨气缠,雄兵百万命难延。”
好汉英雄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随你好汉英雄,怎出高城峻垒?”
争长相雄争相为长为雄。清·严复《天演论》:“势如争长相雄。”
雄飞雌伏雄飞:比喻奋发有为;雌伏:比喻隐藏,不进取。要有雄心壮志,不能无所作为。《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雄辞闳辩雄:宏大,强有力;闳:宏大。雄健的言辞,强有力的辩论。
雄文大手擅长写作宏伟诗文的高手。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
草莽英雄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冯铿《红的日记》:“胸前和肩膀上缠着眩着人眼的红色标帜,真是个‘草莽英雄’的气慨。”
雄纠纠,气昂昂纠纠:健壮威武的样子。昂昂:情绪高涨的样子。形容雄壮威武,情绪高昂。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六回:“那贼将季三思、倪慑,领着十余员偏将,雄纠纠,气昂昂的杀奔到城下来。”
巾帼英雄巾帼:古代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为妇女的代称。女性中的英雄。《晋书》:“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
雄视一世形容称雄于一代。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朝宗始唱韩欧之学于举世不为之日,遂以古文雄视一世。”
胆壮心雄见“胆大心雄”。《中国歌谣资料·当兵要当红军》:“十七十八正年青,当兵就要当红军,胆壮心雄志愿大,红军到处受欢迎。”
英雄辈出英雄层出不穷。
独胆英雄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英雄欺人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明·李攀龙《<唐诗选>序》:“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
奸人之雄奸人:奸恶诈伪的人;雄:指杰出人士。奸恶诈伪之人的魁首。多指权诈欺世的野心家。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指男女之间恋情绵绵不断,而慷慨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明 许自昌《水浒记》第18出:“人常说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宋公明为人倒是反这两句话,故此担阁了嫂嫂。”
胆大心雄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雄唱雌和比喻相互附和。清·戴名世《已卯科乡试墨卷》序:“而雷同剿袭,大抵老生腐儒之唾余,雄唱雌和,自相夸耀。”
雄伟壮观气势伟大美丽。
雄鸡夜鸣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
雄辩高谈辩论充分有力,言词豪放不羁。形容能言善辩。亦作“高谈雄辩”。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却说安老爷的话,一层逼进一层,引得邓九公雄辩高谈,真情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