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动
词语解释
鼓动[ gǔ dòng ]
⒈ 以言语或行为激励他人使有所行动。
例鼓动人们去斗争。
英agitate; arouse; inspire; urge;
⒉ 唆使。
例这些坏事是谁鼓动你干的?
边鄙无事,乃群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新唐书·崔群传》
英instigate; incite;
引证解释
⒈ 鼓之使动;吹动。
引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鼓动陶铸而不为功,庶类混成而非其力。”
唐 韩偓 《寄禅师》诗:“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禪室静无风。”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故诚之感人,如四时之气,鼓动万物,远近无不被也。”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在园中徘徊,时时鼓动鼻翼,嗅吸桂花香气。”
⒉ 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行动起来。
引《后汉书·党锢传论》:“李膺 振拔污险之中,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
宋 王安石 《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明史·张岳传》:“又陈时政,极言讲学者以富贵功名鼓动士大夫,谈虚论寂,靡然成风。”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他的浪漫的色彩,会鼓动我们的青年的热情。”
⒊ 煽动。
引《新唐书·崔群传》:“边鄙无事,乃 羣 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
《英烈传》第二回:“凡在部下繫红巾为号,鼓动这些愚民,如神如鬼敬他。”
巴金 《沉默集·知识阶级》:“不过校长说有人在暗中鼓动风潮,好些学生受了利用。”
⒋ 激动。
引《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大丈夫之鼓动拔起,其志致盖远矣。”
《朱子语类》卷一三二:“某少年过 莆田,见 林谦之、方次荣 説一种道理,説得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
⒌ 引动。
引明 吴承恩 《采茶歌》:“见如今庭下有桂花飘,麒麟种,凤凰毛,待桃花鼓动 禹门 涛。”
⒍ 颤动。
引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五:“尽管是怎样化了石的 广州,经受着抗战的大风暴,也微微地有生命的脉搏在鼓动。”
叶圣陶 《一课》:“他跟着他们望去,见一个白的蝴蝶飞舞窗外,两翅鼓动得极快,全身几乎成为圆形。”
⒎ 更鼓振响。指夜晚。
引南唐 陈陶 《赠温州韩使君》诗:“严城鼓动鱼惊海,华屋樽开月下天。”
宋 陆游 《城东醉归深夜复呼酒作此诗》:“五门 鼓动灯火闹,意气忽觉如 章臺。”
亦指绝早。 唐 白居易 《早朝》诗:“鼓动出 新昌,鷄鸣赴 建章。”
国语辞典
鼓动[ gǔ dòng ]
⒈ 鼓舞、激动。
引《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后来官场见报上有骂他的话头,少不得大家鼓动起来,自从抚台起,到府县各官。」
近推动 鼓励 鼓吹 鼓舞 激动 煽动 促进
反平抑 镇压
※ 鼓动的反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zhì fǎ置法
- jiǎ shǐ假使
- fù qīn父亲
- wài mào外貌
- ǒu méi藕煤
- tán mù xuē檀木靴
- tài dōng泰东
- yī tiáo一条
- yǐ miǎn以免
- dòng gān冻干
- yù shí jǐn yī玉食锦衣
- huī shǒu挥手
- fù zhū dōng liú付诸东流
- jiǎng lǐ xìn讲理信
- shuí wéi wéi zhī谁为为之
- hǎo shuō dǎi shuō好说歹说
- yī náng衣囊
- zhá zǐ札子
- shǒu dù首度
- guǒ duàn果断
- tiān rán天然
- yí hàn遗憾
- zhǔ cóng主从
- shàng fāng jiàn上方剑
最近反义词查询: 胡作非为的反义词(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违反的反义词(符合 遵守 遵循 服从 听从 奉行 顺从 遵从) 孤寂的反义词(热闹) 客体的反义词(主体) 大路的反义词(小路 巷子 小径) 不合的反义词(适当 合适 合意) 不同的反义词(一样 类似 一律 雷同) 小心翼翼的反义词(粗心大意) 自是的反义词(虚心) 人工的反义词(自然 天然) 生产的反义词(消费) 伤心的反义词(快乐 高兴 快意) 东郊的反义词(西郊) 开支的反义词(收入) 骨干的反义词(群众) 尾声的反义词(序幕 前奏 序曲 楔子) 厉行节约的反义词(铺张浪费) 外出的反义词(在家 居家 回家) 理论的反义词(实际 实践) 内在的反义词(外表 外在) 变动的反义词(固定) 养虎遗患的反义词(除恶务尽 杜绝后患) 喜气洋洋的反义词(忧心忡忡 愁眉苦脸 怒气冲冲 愁眉锁眼) 背后的反义词(前面 当面) 鲜美的反义词(腐恶)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