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略
词语解释
节略[ jié lüè ]
⒈ 外交文书的一种用来说明事实、证据或有关法律的问题,不签字也不用印,重要性次于照会。
英abbreviation;
⒉ 纲要;提要。
英sketch;
引证解释
⒈ 概要;摘要。
引宋 苏轼 《申明户部符节略赈济状》:“右臣窃详户部符内,止是节略行下。”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年兄,你便写起一张呈子节略来。”
鲁迅 《书信集·致王志之》:“讲演稿的节略,须给我看一看。”
⒉ 删节省略。
引元 德异 《<坛经>序》:“惜乎《坛经》为后人节略太多,不见 六祖 大全之旨。”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右 子渊 所纪古今书籍梗概,颇为简明,大都本 马氏 《通考》所载而节略之。”
⒊ 外交文书的一种。用来说明事实、证据或有关法律的问题,不签字也有用印,重要性次于照会。
引清 薛福成 《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 曾纪泽 ﹞仅与外部互书节略存卷,旋即交卸回 华。”
梁启超 《中国国债史》:“时 李鸿章 力主贷 法 之议,而今上大反对之, 英 相 沙侯 亦电 英 使,使严詰总署食言之咎,总署正踌躇不决,而 法 使之节略至,凡五条。”
国语辞典
节略[ jié lüè ]
⒈ 纲要、摘要。
例如:「这是演讲稿的节略,你不妨参考看看。」
反详尽
⒉ 简要、简略。
例如:「由于时间有限,他向大家节略陈述了事实一遍。」
近节减 省略
⒊ 一种外交文书。用书面略述事情的大要,其重要性次于照会。
引《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因在袖里拿出一个节略来递与杜少卿,叫家人把那两封银子交与杜老爷家人带去。」
※ 节略的反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huì yuē会约
- yuán jì圆寂
- shí èr shǔ十二属
- hé cháng何尝
- zhì huì智慧
- zhǎn shì展示
- xiǎo dǎ小打
- má yī麻衣
- wán měi完美
- xì jù戏剧
- zhèng yì正义
- bái mín guó白民国
- jīng jì zuò wù经济作物
- guā dā dā呱打打
- jiǎn ruò减弱
- yī lù lái一路来
- dà yǐn大隐
- huì xǐ会喜
- zhuó sè着色
- zhì mù质木
- fèng huáng凤凰
- pǔ biàn普遍
- tōng tǐ通体
- shèng chǎn盛产
最近反义词查询: 贴近的反义词(远离) 夏天的反义词(冬天) 遥遥无期的反义词(指日可待 为期不远) 特别的反义词(一般 普通 平常 顺便 平凡) 动听的反义词(难听) 封闭的反义词(介绍 开放 打开) 无限的反义词(有限) 正经的反义词(诙谐) 咄咄逼人的反义词(平易近人 屈己从人) 有利的反义词(不利 无益) 昨天的反义词(今天) 笃实的反义词(虚假 奸诈 诈伪) 后代的反义词(前辈 祖先 前代) 无忧无虑的反义词(牵肠挂肚 忧心如焚) 举不胜举的反义词(寥寥无几 屈指可数 寥若晨星) 中医的反义词(西医) 暂时的反义词(永远 永久 长久 长远) 平静的反义词(激动 混乱 热闹 焦急 奔腾 沸腾 荡漾 动荡 喧嚣 翻滚 骚动 喧闹 激荡 喧哗 烦扰 扰攘) 动摇的反义词(稳定 固定 坚决 坚定 巩固 牢固 稳固 安稳) 苦涩的反义词(甜蜜 甜美 甘甜 甘美) 完善的反义词(破绽 简陋) 力图的反义词(力避) 香气的反义词(臭气) 糊里糊涂的反义词(清清楚楚) 难过的反义词(高兴 舒适 舒服 快活 好过 好受)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