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
词语解释
遗失[ yí shī ]
⒈ 由于疏忽而失掉东西。
例他的借书证遗失了。
英lose;
引证解释
⒈ 丢失;丢弃。
引《楚辞·王逸<九思·怨上>》:“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
注:“钮枢所以校玉斗,玉斗既丧,将失其钮枢。”
《北齐书·皮景和传》:“属 寿阳 已陷,狼狈北还,器械军资,大致遗失。”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二三:“为了便于发现是否有信件遗失,从那个时候起, 珊裳 和 明纯 间的通信,都编了号码。”
⒉ 遗漏。
引《鹖冠子·能天》:“彼虽至人,能以练其精神,修其耳目,整饰其身,若合符节,大小曲制,无所遗失,远近邪直,无所不及。”
《后汉书·鲁丕传》:“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无令芻蕘以言得罪;既显巖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迨 甘泉 分县修志,得六十六人,而国朝画家不过十四人,皆 扬州 土著,书家不过三人,则其遗失多矣。”
⒊ 失误;过失。
引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四》:“上方幸 河 东,亡书三篋,詔问莫能知,唯 安世 识之,具作其事。后购得本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心若怀冰,战战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
唐 杜甫 《北征》诗:“虽乏諫諍姿,恐君有遗失。”
清 曹寅 《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庙算无遗失,妖氛快扫除。”
⒋ 指散失的文章、典籍。
引《汉书·儒林传赞》:“平帝 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所以罔罗遗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贺》:“李藩 缀集其歌诗,因託 贺 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一:“每集细加评选,广搜遗失,成一代大观。”
⒌ 遗忘;忘记。
引《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汉 郑玄 笺:“成王 之令德不过误、不遗失,循用旧典之文章,谓 周公 之礼法。”
孔颖达 疏:“又言 成王 所以蒙天之德,泽及子孙者,以其有光光善德,勤行之,不过误,不遗忘,志唯循用旧典之文章,言能遵用 周公 礼法,故得福流子孙。”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家人连日疲倦,遗失火烛,厅房楼房烧做一片白地。”
⒍ 因失禁而排泄。
引《后汉书·张湛传》:“湛 至朝堂,遗失溲便,因自陈疾篤,不能复任朝事,遂罢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部二·鸡》:“小便遗失,用鷄膍胵一具,并肠烧存性,酒服。男用雌,女用雄。”
国语辞典
遗失[ yí shī ]
⒈ 丢失。
引《薛仁贵征辽事略》:「祝付公!若充军止作长行,妾与公一物,慎勿遗失。」
《红楼梦·第一三回》:「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
近丢掉 丢失 失落
反拣到 寻获 拾得 拾获 拾遗
⒉ 疏漏。
引《后汉书·卷二五·鲁恭传》:「既显岩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
※ 遗失的反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hé dù合度
- ān gàn闇干
- cháng guī常规
- rén gé人格
- zhǎn píng斩平
- jié bā节疤
- shí èr jiē十二街
- mín shì民室
- kǎo qǔ考取
- kě pà可怕
- yí jīng遗精
- tú zhōng途中
- sè dāng色当
- zhū mù朱木
- dǎo lùn导论
- shēng shēng màn声声慢
- jiān pò肩迫
- jīng lǐ经理
- dōng fāng zuò东方作
- ǒu ěr偶尔
- wèi lì慰励
- gān shòu干瘦
- duǎn dǎ短打
- róng qì容器
最近反义词查询: 方今的反义词(从前) 存款的反义词(提款) 幼年的反义词(成年) 阻塞的反义词(通过 流通 畅通) 风险的反义词(保险) 安静的反义词(热闹 喧嚣 骚动 喧闹 喧哗 嘈杂 吵闹 忙乱 鼎沸 躁闹) 活跃的反义词(沉闷 沉静) 做东的反义词(做客) 融化的反义词(冻结 凝固 凝结) 观点的反义词(材料) 有利的反义词(不利 无益) 充裕的反义词(紧张 缺乏 仓促 贫乏) 融合的反义词(分歧) 农村的反义词(城市) 改善的反义词(恶化) 完全的反义词(缺陷 欠缺 残缺 零碎) 问题的反义词(答案) 对方的反义词(自己 己方 我方) 迅速的反义词(渐渐 缓慢 迟缓 迟慢) 雪白的反义词(漆黑 乌黑 墨黑) 能够的反义词(不能) 非常的反义词(普通 平常 寻常) 驳回的反义词(批准 受理) 求助的反义词(援助) 外国的反义词(祖国 本国)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