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举
词语解释
检举[ jiǎn jǔ ]
⒈ 向有关部门或组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例检举逃犯。
英expose an offence; report(an offence)to the authorities;
⒉ 荐拔。
英recommend;
引证解释
⒈ 揭发他人的过失、罪行。
引《西游记》第二三回:“只是多拜 老孙 几拜,我不检举你就罢了。”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中学,大学,一律施行大检举,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许多教员与学生被捕。”
⒉ 犹选择。
引宋 苏轼 《杭州上执政书之二》:“伏望相公一言,检举成法,自朝廷行下,使五穀通流,公私皆济。”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宰臣 吕大防 等言,昨奉圣旨宣諭,皇帝纳后有期,已令入内侍省检举施行者。”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今条具当今弊政与夫捄正之宜,请检举行之。”
⒊ 荐拔。
引宋 李光 《与胡邦衡书》:“郊赦虽有检举之文,仇人在朝,固已絶望,死生祸福,定非偶然。”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九年》:“丙申,詔责授 建寧军 节度副使、 昌化军 安置 李光,永不检举。”
国语辞典
检举[ jiǎn jǔ ]
⒈ 举发他人行为的过失或违法的情事。
引《西游记·第二七回》:「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
例如:「检举匪谍,人人有责」。
反包庇 庇护
⒉ 捡择举出。
引宋·苏轼〈杭州上执政书〉:「伏望相公一言,检举成法。自朝廷行下,使五谷通流,公私皆济。」
⒊ 荐举拔用。
引《续资治通鉴·卷一二八·宋高宗绍兴二十年》:「丙申,诏责受建宁军节度副使、昌化军安置李光,永不检举。」
※ 检举的反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gòu chéng构成
- dòng qíng动情
- gū sǎo姑嫂
- kuà nián dù跨年度
- lǘ dǎ gǔn驴打滚
- xiǎng yào想要
- yī xīn yī yì一心一意
- jǐn wò紧握
- lǐ zhì理智
-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 xiāng shān香山
- yǒu yì有意
- è yùn厄运
- néng yǒu能有
- guó jiā国家
- zhèng zhōng正中
- shū dǎo疏导
- hòu bǔ候补
- guā guā jiào呱呱叫
- jiǎn yàn检验
- kē yuán科员
- mù lián目连
- hé bì合璧
- guān huà官话
最近反义词查询: 冷静的反义词(激动 冲动 热闹 狂热 慌乱 急躁 闹热) 真正的反义词(假冒 虚伪 冒充) 同情的反义词(嘲笑 憎恨 讥笑 憎恶) 分化的反义词(统一 组合 同化) 分手的反义词(相聚 会面 联袂 聚头) 精良的反义词(拙劣 粗劣) 坚决的反义词(犹豫 迟疑 动摇 踌躇 游移) 自命不凡的反义词(自惭形秽 自愧弗如) 无心的反义词(有意 故意 刻意 有心 存心) 必定的反义词(不必 恐怕 未必) 记得的反义词(忘记 遗忘) 未来的反义词(现在 过去 过来 从前 往昔 已往) 干饭的反义词(稀饭) 东郊的反义词(西郊) 闷闷不乐的反义词(心花怒放 悠然自得) 干巴的反义词(水灵) 厉行节约的反义词(铺张浪费) 可靠的反义词(冒险) 理论的反义词(实际 实践) 充足的反义词(缺乏 缺少 短缺 枯竭 奇缺) 开始的反义词(结果 结束 停止 完毕 截止 终止 尽头 放手 终结 罢休 终了 甘休 终尾) 不光的反义词(仅仅) 通过的反义词(否决 阻塞) 一一的反义词(不一) 主角的反义词(配角)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