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同
词语解释
混同[ hùn tóng ]
⒈ 将本质上不同的人或事物同等看待。
英mix up; confuse with;
⒉ 统一。
例天地混同。
英unite;
引证解释
⒈ 合一,统一。
引《汉书·地理志下》:“此混同天下,一之虖中和,然后王教成也。”
唐 郭子仪 《广运舞》诗:“河海静謐,车书混同。”
宋 司马光 《论衙前札子》:“今乃将一县诸乡,混同为一,选物力最高者差充衙前。”
清 赵翼 《夹马营》诗:“封桩库拟换 幽 蓟,志岂一日忘混同。”
⒉ 混淆;等同。
引《后汉书·皇后纪论》:“贤愚优劣,混同一贯。”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历山》:“今东 齐 地名 歷城,与 舜 耕 歷山 其名相涉,故俗人混同。”
《剪灯新话·爱卿传》:“娘子平日聪明才慧,流辈不及。今虽死矣,岂可混同凡人,便絶音嚮。”
毛泽东 《反对自由主义》:“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⒊ 江名。 黑龙江 汇合 松花江 后到 乌苏里江 口一段的别名。因 松花江 含沙较多,江水北黑南黄,经久始混,故名。
引清 纳兰性德 《盛京》诗:“山连 长白 秀,江入 混同 清。”
清 杨宾 《纳木窝稽》诗:“跋涉过 混同,所歷已奇峭。”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混同江 东二千里之地,徒以无人开垦,广远荒凉,置同甌脱。”
国语辞典
混同[ hùn tóng ]
⒈ 统合、统一。
引《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此混同天下一之虖中和,然后王教成也。」
唐·郭子仪〈广运舞〉诗:「河海静谧,车书混同。」
⒉ 混淆、等同。
引《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下·论曰》:「贤愚优劣,混同一贯。」
英语to mix up, to confuse one thing with another
德语vermischen, verwechseln, etw. in einen Topf werfen (V)
法语mélanger, confondre
※ 混同的近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duàn xiàn断线
- xié tiāo斜挑
- fēng shōu丰收
- gèng jiā更加
- zhòng tóng fēn众同分
- yǐn lì cháng引力场
- yào jǐn要紧
- fā dòng发动
- tī dǎ踢打
- jǐn guǎn尽管
- jí sè kōng即色空
- nào máo dùn闹矛盾
- xuán mìng悬命
- tán xìng弹性
- lù qí路歧
- xiāo miè消灭
- yǒng tú永图
- máo gē矛戈
- fāng mù shā方目纱
- qǐn shí寝食
- mí hé弥合
- chān he掺合
- lì yòng力用
- zhōng shēn终身
最近近义词查询: 美艳的近义词(艳丽) 角色的近义词(脚色) 财主的近义词(富翁 大亨) 截至的近义词(停止 截止) 消沉的近义词(沮丧 消极 低沉 颓废 悲观 低落 萎靡 颓丧 颓唐) 干瘪的近义词(憔悴 困苦 干瘦 枯槁 枯瘠) 奋勇的近义词(勇猛) 义师的近义词(义军 义兵) 订正的近义词(修正 改正 校正 校勘 勘误 校订) 作为的近义词(举动 算做) 空气的近义词(气氛 氛围) 能力的近义词(才能 技能 本事 本领 才干 才力) 打劫的近义词(抢劫 掠夺 劫掠 抢掠 劫夺 强抢) 寂然的近义词(寂静 沉寂 阒然 沉静) 惩罚的近义词(处罚 处分 惩处 责罚 惩办) 好身手的近义词(好本领) 平均的近义词(均匀) 领会的近义词(了解 明白 理解 体会 懂得 理会 领悟 领略 会意) 考察的近义词(调查 观察 考核 参观 视察 侦察 考查) 变色的近义词(变容) 本来的近义词(原来 原本 从来 原先 向来 历来 素来 正本) 渴望的近义词(希望 欲望 愿望 期望 盼望) 无忧无虑的近义词(无牵无挂) 寒衣的近义词(冬衣) 落草为寇的近义词(上山作贼)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