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言
词语解释
狂言[ kuáng yán ]
⒈ 狂妄的话。
例口出狂言。
英ravings; wild language;
⒉ 胡说。
英nonsense;
引证解释
⒈ 妄诞之语,放肆之言。
引《汉书·霍光传》:“诸儒生多窶人子,远客飢寒,喜妄説狂言,不避忌讳。”
唐 杜牧 《兵部尚书席上作》诗:“偶发狂言惊满座,三重粉面一时回。”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支剑峯 已是大醉,口发狂言。”
⒉ 用作自谦之词。
引《庄子·知北游》:“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
《汉书·谷永传》:“永 奏书谢 凤 曰:‘ 永 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将军説其狂言,擢之皂衣之吏,厕之争臣之末。’”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士固信於知己,微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 愈 再拜。”
清 张惠言 《与左仲甫书》:“惠言 於天下事无一能晓,不量其愚鄙,輒欲以狂言闻於执事,执事其亦察之,幸甚。”
⒊ 狂直之言。
引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七事》:“郎中 张文,前独尽狂言,圣听纳受,以责三司,臣子旷然,众庶解悦。”
⒋ 犹胡说。
引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呀!到了呵须按实田地,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责状招实。”
明 高濂 《玉簪记·手谈》:“我这里清浄堂中不捲帘,景幽然,閒花野草漫连天,莫狂言。”
柳青 《创业史》题叙:“我给你说句话,你可别给外人狂言乱语啊!”
⒌ 指病人的谵语。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余外妇姊夫 蒋士,有佣客,得疾下血。医以中蛊,乃密以蘘荷根布席下,不使知。乃狂言曰:‘食我蛊者,乃 张小小 也。’”
国语辞典
狂言[ kuáng yán ]
⒈ 夸大放肆的言辞。也作「狂话」、「狂语」。
引《汉书·卷六八·霍光传》:「诸儒生多窭人子,远客饥寒,喜妄说狂言,不避忌讳,大将军常雠之。」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玄德与吕布陪话曰:『劣弟酒后狂言,兄勿见责。』」
近大言
⒉ 狂直惊人的言语。
引唐·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诗:「偶发狂言惊满座,三重粉面一时回。」
⒊ 日本镰仓、室町时代的古典戏剧。与能剧同时发展,在江户时代确立了大藏流、鹭流、泉流,而成为幕府式乐之一。多以诙谐开阔的手法描绘人性的高低。
英语ravings, delirious utterances, kyōgen (a form of traditional Japanese comic theater)
德语fantasierend
法语propos extravagant, délirant, kyogen
※ 狂言的近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lǐ wū里巫
- huì shè会社
- nián wěi年尾
- shǒu shū手疏
- jié jiǎn节俭
- shí yòng实用
- yōu yì优异
- cǎo sǎ草靸
- bái chī白痴
- jìn qì进气
- chī xiāng吃香
- xūn xiāng熏香
- zhí jìn直劲
- bài huài败坏
- xǐng mù醒目
- xīn yuàn心愿
- tóng xiàng铜像
- chuán jiàn船舰
- qiān dìng签订
- yǎo hé咬合
- lèi sì类似
- xú niáng徐娘
- shàng cè上策
- fēi jì非冀
最近近义词查询: 纪年的近义词(编年) 扼杀的近义词(消除 抹杀) 薄命的近义词(苦命) 房客的近义词(租户 住客) 补足的近义词(补充 补偿 弥补) 开战的近义词(交战 开火) 悦目的近义词(好看 美观 雅观) 事主的近义词(当事人 本家儿 当事者) 摇摇欲坠的近义词(岌岌可危 风雨飘摇 危如累卵 摇摇欲倒) 严重的近义词(重要 要紧 紧要) 更衣的近义词(换衣 易服) 大概的近义词(也许 大约 大致 大意 梗概 大抵 大略) 所有的近义词(一切 全部 整个 总共 一共 统统 全数 悉数 通盘) 并且的近义词(而且) 奇特的近义词(特别 特殊 独特 怪异 奇异) 遗书的近义词(绝笔) 出现的近义词(发现 展现 呈现 浮现 涌现) 昏暗的近义词(黑暗 阴暗 黯淡 暗淡 幽暗 阴晦) 恐怕的近义词(或许 惟恐) 土壤的近义词(泥土) 支持的近义词(支撑 支柱 赞成 撑持) 购买的近义词(购置 采办 置备) 尤物的近义词(美人) 即刻的近义词(马上 立即 立刻 顿时 立时) 许多的近义词(很多)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