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状
词语解释
行状[ xíng zhuàng ]
⒈ 即行述。
英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of a deceased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履历;事迹。
引《汉书·高帝纪下》“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行状,年纪也。”
《后汉书·李善传》:“时 钟离意 为 瑕丘 令,上书荐 善 行状。”
《晋书·刘弘传》:“臣輒以 勃 为 归乡令,贞 为 信陵令。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曾子之说》:“孔子 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此 孔子 未死前自作行状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阿Q 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⒉ 文体名。专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也称状、行述。
引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凡人之事迹,非大善大恶,则众人无由知之,故旧例皆访问於人,又取行状諡议,以为一据。”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洪思 作夫人行状,言卒之日,以所临 忠端公 《孝经》,授其子 棻堂。”
国语辞典
行状[ xíng zhuàng ]
⒈ 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南朝梁·刘勰唐·李翶〈百官行状奏〉:「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也作「行述」。
引《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
近事迹
行状[ xìng zhuàng ]
⒈ 记述死者生平行为的文字。
※ 行状的近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shí yóu石尤
- bān dǎ班打
- zhì huì智慧
- tè xìng特性
- lǜ huà gài氯化钙
- ruì shì瑞士
- zhǔ rén主人
- zhì yí贽遗
- diē dǎ跌打
- yào shuǐ药水
- jìn ér进而
- shí zhǐ食指
- guāng yùn光晕
- dùn shì遁世
- xì xīn细心
- fāng duì方队
- dān sè guāng单色光
- zhàn chē战车
- yī qǐ一起
- gū jì孤寂
- shàng cè上策
- zhì dòng制动
- huáng mín皇民
- xiāng jià香架
最近近义词查询: 常见的近义词(习见) 纲要的近义词(原则 摘要 大纲 提要 纲领 提纲 概要 纲目) 忠肝义胆的近义词(赤血丹心) 声威的近义词(阵容 声势) 柔软的近义词(柔和 柔弱 柔嫩 柔滑) 轻松的近义词(轻易 从容 缓和 轻巧 轻快 轻便 轻闲) 伪造的近义词(捏造 假造) 刚正的近义词(正直 刚直) 打破的近义词(突破 粉碎 冲破 打垮) 傻里傻气的近义词(笨头笨脑) 河东狮吼的近义词(畏妻如虎) 大小的近义词(巨细) 视力的近义词(眼光 目力) 土人的近义词(土著 土偶) 聊天的近义词(闲聊 闲话 闲谈 谈天 闲扯) 饰演的近义词(扮演) 慢吞吞的近义词(慢悠悠 慢腾腾) 失常的近义词(异常 变态 反常) 部署的近义词(安排 布置) 缓慢的近义词(慢慢 迟钝 迟缓) 思想的近义词(想法 思维) 因为的近义词(由于) 做声的近义词(出声) 指引的近义词(指导 指示 指点) 教唆的近义词(指示 指使 挑拨 唆使 嗾使)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