蝥贼
词语解释
蝥贼[ máo zéi ]
⒈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引证解释
⒈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 令狐 之役。”
杜预 注:“蝥贼,食禾稼虫名。谓 秦 纳 公子雍。”
《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
李贤 注引《尔雅》:“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
梁启超 《新民说·论公德》:“苟放弃责任者,无论其私德上为善人为恶人,而皆为羣与国之蝥贼。”
国语辞典
蝥贼[ máo zé ]
⒈ 专吃禾稼的害虫。比喻败类、祸害的意思。也作「蟊贼」。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
近败类
※ 蝥贼的近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guǐ wù鬼物
- bù xiáng不详
- dùn shī遁尸
- zhì shèng至圣
- péi xùn培训
- máo dūn旄敦
- huī yí徽仪
- wán měi完美
- miáo xiě描写
- zǐ fāng guǎn紫方馆
- diē dǎ sǔn shāng跌打损伤
- èr shū二叔
- bāo yì褒义
- yōu zhì优秩
- zhāng kāi张开
- dōng lín东林
- lù yú路隅
- bì xiū必修
- xìng néng性能
- shí shí kè kè时时刻刻
- xǐ niáng喜娘
- cháng yī长衣
- lǐ zhài理债
- pàn guān判官
最近近义词查询: 热水的近义词(开水) 回信的近义词(复信 覆信 复书 答信) 美名的近义词(美誉 隽誉) 清淡的近义词(平淡) 质地的近义词(品质 质料) 特级的近义词(特等) 写作的近义词(写稿) 轰动的近义词(震撼 震动 震荡 惊动 颤动 振撼) 珍藏的近义词(收藏 珍惜) 岑寂的近义词(安静 冷静 寂静 沉寂 冷清 清静) 显著的近义词(明显 鲜明 昭彰 昭著) 不合的近义词(不对 分歧) 极度的近义词(非常 十分 过度 万分 极端) 安心的近义词(放心 宁神 定心) 频频的近义词(常常 反复 一再 屡屡) 也许的近义词(可能 或者 或许 大概) 那边的近义词(那里 哪里 何处 那儿) 心事的近义词(苦衷 隐痛) 充沛的近义词(充分 足够 充足 充实 充裕) 配合的近义词(合作 结婚 协助 协作 匹配 互助) 冬眠的近义词(蛰伏) 耳环的近义词(耳饰) 偷偷的近义词(悄悄 暗暗) 作用的近义词(效用) 如此的近义词(这样 云云 如斯 如许)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