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突
词语解释
搪突[ táng tū ]
⒈ 亦作“搪揬”。
⒉ 冒犯;抵触;接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搪揬”。冒犯;抵触;接触。
引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是故彊毅之人,狠刚不和,不戒其彊之搪突,而以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
晋 法显 《佛国记》:“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
清 黄宗羲 《避地赋》:“谁谓莫来莫往兮,亦有麋鹿之搪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洪稚存》:“朱 正色曰:‘吾为君之师辈,乃敢搪突若尔?’”
国语辞典
搪突[ táng tú ]
⒈ 冒犯、触犯。也作「唐突」。
引《警世通言·卷四〇·旌阳宫铁树镇妖》:「吾闻此畜,妖气最毒,搪突其气者,十人十死,百人百亡,须待时而往。」
近冒犯
⒉ 失礼,冒昧的举动。明·凌蒙初也作「唐突」。
引《红拂记·第一出》:「小人们不知道,多有搪突,望老爷恕罪。」
英语variant of 唐突[tang2 tu1]
※ 搪突的近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nà ér那儿
- mù wū木屋
- jī gān基干
- shì yǒu势友
- bàn bǎi半百
- ān píng安平
- biǎo bái表白
- yī fù一副
- zòu cǎo奏草
- nián yǒu年友
- lǐ kuī理亏
- tóng jí同级
- chéng lǐ城里
- shāng diàn商店
- yào shuǐ药水
- jīng yì经义
- dà yǐn大隐
- zhàn chē战车
- bù qǐ不起
- ái dǎ挨打
- tōng tǐ通体
- děng dài等待
- xī liū xī liū吸溜吸溜
- lóng cǎo shū龙草书
最近近义词查询: 一本正经的近义词(不苟言笑 道貌岸然) 根本的近义词(基本 基础 根基 底子 根底 根蒂 根柢) 补贴的近义词(补助) 盟主的近义词(牛耳) 时机的近义词(机会 机遇 机缘) 生气勃勃的近义词(生机勃勃 朝气蓬勃 生意盎然) 描写的近义词(描述 形容 描绘 刻画 描画 描摹) 连合的近义词(结合 联合 团结 连结) 正常的近义词(平常 寻常) 格式的近义词(方式 形式 样子 格局 式样) 枪毙的近义词(枪决) 珍藏的近义词(收藏 珍惜) 生成的近义词(天生) 太平的近义词(稳定 平安 安定 安宁 盛世 升平 安祥 承平 泰平 宁靖) 清醒的近义词(苏醒 醒悟) 指正的近义词(斧正 匡正 郢正 郢政 示正 赐正) 眉目的近义词(头绪 端倪 头路) 提纲的近义词(大纲 纲要 提要 纲领 纲目) 失败的近义词(败北 铩羽) 评论的近义词(批评 议论 评述) 提及的近义词(说起) 性命的近义词(生命 人命) 故障的近义词(障碍 阻碍 毛病) 人造的近义词(人工 人为) 乘机的近义词(伺机)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