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头换面
词语解释
改头换面[ gǎi tóu huàn miàn ]
⒈ 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
例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唐·寒山《寒山诗》
今人作经义,正是醉人说话,只见许多说话,改头换面,说了又说,不成文字。——《朱子语录·朱子》
英make the superficial changes; change the appearance only;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只改变形相而其神识不变。
引唐 寒山 《诗》之二一三:“可畏轮迴苦,往復似翻尘。蚁巡环未息,六道乱纷纷。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缘有四生之品类,遂成万种之轮迴……女人变男,男又变女,人死为羊,羊死为人,还同脱袴着衣,一任改头换面。”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冤债原从隔世深,相逢便起杀人心。改头换面犹相报,何况容颜儼在今?”
⒉ 改扮;改变面目。
引清 黄宗羲 《翰林院庶吉士子一魏先生墓志铭》:“忠死之家哀荣已备,而导之兴狱者 阮大鋮、傅櫆 方改头换面,捲土重来。”
鲁迅 《且介亭杂文·说“面子”》:“上等人大捞一批金珠珍玩,却仿佛也不见得怎样‘丢脸’,况且还有‘出洋考察’,是改头换面的良方。”
⒊ 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实质、内容。
引《朱子语类》卷一〇九:“今人作经义,正是醉人説话。只是许多説话,改头换面,説了又説,不成文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予生平最恶 弋阳、四平 等剧,见则趋而避之,但闻其搬演《西厢》,则乐观恐后。何也?以其腔调虽恶而曲文未改,仍是完全不破之《西厢》,非改头换面、折手跛足之《西厢》也。”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古来就这样,所谓读书人,对于后起者却反而专用彰明较著的或改头换面的禁锢。”
国语辞典
改头换面[ gǎi tóu huàn miàn ]
⒈ 本指一代新人换旧人,面孔不断变换。语本后比喻表面上虽改变,而实质未变。亦比喻澈底改变。
引《全唐诗·卷八〇六·寒山诗》:「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朱子语类·卷一〇九·论取士》:「今人作经义,正是醉人说话。只是许多说话改头换面,说了又说,不成文字。」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拿出做八股时套袭成文的法子,改头换面,做成若干种,也想去卖钱。」
例如:「他出狱后决定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近洗面革心 洗心革面 新瓶旧酒
※ 改头换面的近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jīn guāng金光
- huā xù花絮
- kāi diàn开店
- yě cǎo野草
- yǒu diǎn有点
- yù de欲得
- bǐ cǐ bǐ cǐ彼此彼此
- guī guī jǔ jǔ规规矩矩
- tiān mìng天命
- guāng fù光复
- shuǐ wāng wāng水汪汪
- shí diāo石雕
- yè hé zī夜合资
- hé dōng河东
- xīng fēng zuò làng兴风作浪
- wū yī guó乌衣国
- wài zī外资
- bāo gān ér包干儿
- lián máng连忙
- xiāng cǎo香草
- bù dà部大
- tí gōng提供
- miào yì庙议
- zhǔ mù瞩目
最近近义词查询: 晃动的近义词(摇晃 摇摆 摇动 晃悠 晃荡 摆荡) 合拢的近义词(闭合 并拢) 如果的近义词(要是 假如 若是 假设 倘若 假若 假使 倘使) 灰暗的近义词(昏暗) 动机的近义词(念头) 关联的近义词(相关 联系 关系 相干 干系) 感奋的近义词(兴奋 振奋 振作 焕发 抖擞) 作为的近义词(举动 算做) 游戏的近义词(玩耍 嬉戏) 伴同的近义词(伴随 陪伴 陪同 随同) 信仰的近义词(信念 信奉 崇奉 尊奉) 家园的近义词(家乡 故乡 故里 乡里 桑梓 梓里 梓乡) 必定的近义词(一定 必然 肯定) 优雅的近义词(优美 斯文 文雅) 打斗的近义词(打架 斗殴 相打) 遗失的近义词(丢失 失落 丢掉) 中途的近义词(半途) 人造的近义词(人工 人为) 平均的近义词(均匀) 扮演的近义词(表演 饰演) 年景的近义词(年成) 机缘的近义词(机会 时机 机遇) 近年的近义词(连年 比年 频年) 开心的近义词(快乐 高兴 兴奋 愉快) 都城的近义词(首都 京城 京华 京都 京师 国都 都门)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