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
词语解释
罢黜[ bà chù ]
⒈ 贬低并排斥。
例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武帝纪赞》
英belittle and reject;
⒉ 即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儒学大师董仲舒在上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提出凡“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建议以儒家思想作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就历史上所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开始在长安设太学,专讲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等,起用大批儒生作官,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⒊ 免除官职。
英dismiss from office;
引证解释
⒈ 废除排斥。
引《汉书·武帝纪赞》:“孝武 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宋 曾巩 《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赦表》:“罢黜异端,推明极孝。”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罢黜诸科诵数之学,训练诸将慵堕之兵。”
⒉ 罢免;去官。
引《汉书·孔光传》:“哀帝 罢黜 王氏,故太后与 莽 怨 丁、傅、董贤 之党。”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时 张説、杨瑒、皇甫璟、杨相如 皆以为不便,而相继罢黜。”
清 刘大櫆 《知上犹县方君传》:“君独喟然曰:‘诚使賑救及一邑之民生,则余虽罢黜何憾焉!’”
国语辞典
罢黜[ bà chù ]
⒈ 贬抑、排斥。
引《汉书·卷六·武帝纪》:「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⒉ 免职、免除。也作「罢退」、「罢斥」。
引《后汉书·卷五七·谢弼传》:「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之凶。可因灾异,并加罢黜。」
近罢免 罢退
反任用
※ 罢黜的近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lián xì联系
- fā guāng发光
- jīng yà惊讶
- shuì mù税目
- ǒu méi藕煤
- zhōu zhēng周正
- wù lǐ物理
- wú kě nài hé无可奈何
- xiào xī xī笑嘻嘻
- dū lì督励
- shè huì rén社会人
- jiǎn yàn检验
- tǐ niàn体念
- zhì gàn质干
- kāi hù开户
- mǒu shí某时
- chú wài除外
- hēi shì黑市
- máo dùn lùn矛盾论
- hǎi yáng海洋
- niǎo jī pào鸟机炮
- qiū rì秋日
- xìng chōng chōng兴冲冲
- qì xiàng气象
最近近义词查询: 间断的近义词(中断 中止) 身形的近义词(体态) 高声的近义词(大声) 按照的近义词(根据 遵守 依据 依照 遵循 服从 遵照 遵从) 借据的近义词(借条 借字 借约 借券 欠据 借单) 黑白的近义词(是非 口舌 口角 诟谇) 阴暗的近义词(黑暗 昏暗 阴沉 暗淡 晦暗 阴晦) 正义的近义词(公理 正理) 撙节的近义词(节省 节约 节俭) 木筏的近义词(木排) 鹑衣百结的近义词(衣衫褴褛 衣不蔽体) 变节的近义词(背叛 叛变 哗变) 收益的近义词(收入 利润 效益) 眉目的近义词(头绪 端倪 头路) 材料的近义词(资料 原料 质料) 大力的近义词(大肆 大举 肆意 鼎力) 一视同仁的近义词(等量齐观 视同一律) 暗杀的近义词(谋杀 行刺 谋害 暗害) 宣布的近义词(发表 公告 公布 颁发 宣告) 长久的近义词(永远 永恒 好久 永久 长远 悠久 久远 恒久 很久) 贫民的近义词(穷人) 耳环的近义词(耳饰) 说谎的近义词(撒谎 扯谎) 洋洋得意的近义词(沾沾自喜 志得意满 意气扬扬) 仪式的近义词(典礼)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