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
词语解释
狼烟[ láng yān ]
⒈ 烽火。相传中国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起的烟。
例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薛逢《狼烟》
英smoke of wolves’ dung; fire beacon along the border to signal alarm;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狼烟”。
⒉ 燃狼粪升起的烟。古时边防用作军事上的报警信号。
引唐 杜牧 《边上闻笳》诗之一:“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契丹 焚其市邑,一日狼烟百餘举。”
胡三省 注:“陆佃 《埤雅》曰: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
《说岳全传》第二二回:“日有羽书之报,夜有狼烟之警。”
《文汇报》1983.3.7:“低沉、悠长的螺号声……像古代烽火台报警的狼烟,一处升起,四处冒烟,霎时唤起了四面八方的螺号声。”
⒊ 比喻战火或战争。
引《古尊宿语录·东林和尚云门庵主颂古》:“四海狼烟静,中原信息通,罢拈三尺剑,休弄一张弓。”
《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既把孤身离虎穴,还将妙计息狼烟。”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白莉苹 虽然老练些,可是说着说着,想起了自己处在狼烟下的父母和故乡,她也不禁同 小崔 一样趴在床栏上哭了。”
⒋ 借指妖氛。见“狼烟”。
引《四游记·唐三藏被妖捉获》:“老者道:‘经非难取,只是那途中狼烟难行。我们闻得前去,有三十里路远,有一座山,叫做 八里黄风山,那山中多有妖怪,故言难取。’”
国语辞典
狼烟[ láng yān ]
⒈ 古代戍守边境的军队,遇有紧急状况,即焚烧狼粪燃起烽烟。后比喻战争、兵乱。
引唐·杜牧〈边上闻笳〉诗三首之一:「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
《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既把孤身离虎穴,还将妙计息狼烟。」
近烽火 战火
※ 狼烟的近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
相关成语
- shēn yì身役
- sì lì fá俟力伐
- cǎo yě草野
- fāng dū方都
- mǎi lù qián买路钱
- lǐ lǎo里老
- cāo zuò操作
- zhì huì智慧
- hóng mù红木
- lì nián历年
- bào shí抱石
- guān zhù关注
- hé měi和美
- liú tǐ lì xué流体力学
- fù zhū dōng liú付诸东流
- tóng mén同门
- guān jié yán关节炎
- bái yī rén白衣人
- wài miàn外面
- xiàng shàng向上
- jiā tíng家庭
- bù néng不能
- cǎi qǔ采取
- bǎi hé kē百合科
最近近义词查询: 饱食的近义词(餍饫) 相辅相成的近义词(相得益彰) 永久的近义词(永远 长期 永恒 长久 长远 恒久) 趋势的近义词(趋向) 希望的近义词(渴望 愿望 期望 企图 生机 期盼 指望 盼望 企望) 门户的近义词(流派 派别 宗派 家数 门窗) 热腾腾的近义词(热乎乎 热烘烘) 题目的近义词(问题 标题) 正当的近义词(适当 合法 恰当 得当) 商场的近义词(市场 市集) 麻木的近义词(麻醉 麻痹 麻痺) 人民的近义词(百姓 公民 国民) 慢吞吞的近义词(慢悠悠 慢腾腾) 充数的近义词(凑数) 藴藉的近义词(含蓄) 暗杀的近义词(谋杀 行刺 谋害 暗害) 中午的近义词(正午) 号角的近义词(军号) 声誉的近义词(荣誉 信誉 声望 光荣 名誉 荣耀 名望) 刮目相看的近义词(另眼相看) 如何的近义词(怎样 若何 何如 奈何 怎么) 计划的近义词(设计 安排 打算 策划 筹划 谋划 策画 方案) 而且的近义词(并且 况且) 喷香的近义词(喷鼻 喷鼻香) 充裕的近义词(充分 充足 充实 富裕 充沛 宽裕 敷裕)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