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收录了凌云翰的诗词/代表作品,并按照时间排序。如果您也喜欢凌云翰的诗词作品,欢迎品鉴,分享。
元代:凌云翰
十载杨州锦怅遮,红红白白斗繁华。人生总被春瞒却,元是山中药草花。
十載楊州錦怅遮,紅紅白白鬥繁華。人生總被春瞞卻,元是山中藥草花。
形体支离两可怜,胸中历历旧山川。当时伯乐曾回顾,肯信人间有暮年。
形體支離兩可憐,胸中曆曆舊山川。當時伯樂曾回顧,肯信人間有暮年。
北枝消得铁心肝,却恐南枝不耐寒。好倩东风与吹散,只留疏影月中看。
北枝消得鐵心肝,卻恐南枝不耐寒。好倩東風與吹散,隻留疏影月中看。
罗浮谁写梦中春,便觉芳香暗袭人。不整缟衣风外舞,水边来倩为传神。
羅浮誰寫夢中春,便覺芳香暗襲人。不整缟衣風外舞,水邊來倩為傳神。
蛾眉淡扫玉纤纤,碧海春浓酒正酣。青羽无端啼月溶,令人日夜忆江南。
蛾眉淡掃玉纖纖,碧海春濃酒正酣。青羽無端啼月溶,令人日夜憶江南。
红梅竹里报春光,双鸟依依恋夕阳。自有天生好毛羽,当筵舞袖错教长。
紅梅竹裡報春光,雙鳥依依戀夕陽。自有天生好毛羽,當筵舞袖錯教長。
天香一夕满人间,佳雀飞来意自闲。纵使枝头风露冷,也应不是纥千山。
天香一夕滿人間,佳雀飛來意自閑。縱使枝頭風露冷,也應不是纥千山。
满院薰风清画迟,海榴开到过墙枝。美人窗下闲针线,却爱花间绣眼儿。
滿院薰風清畫遲,海榴開到過牆枝。美人窗下閑針線,卻愛花間繡眼兒。
溶溶院落月三更,此影如何画得成。一树梨花双白颊,诗人闲户作清明。
溶溶院落月三更,此影如何畫得成。一樹梨花雙白頰,詩人閑戶作清明。
仁知微分动静间,不师端木即师颜。图中隐者无名姓,乐水何妨更乐山。
仁知微分動靜間,不師端木即師顔。圖中隐者無名姓,樂水何妨更樂山。
渔罢樵林岂惮劳,溪头闲话偶相遭。会稽太守诚何事,不及严陵隐最高。
漁罷樵林豈憚勞,溪頭閑話偶相遭。會稽太守誠何事,不及嚴陵隐最高。
清谈又复到巢由,洗耳元非况饮牛。尧舜得人天下事,画师那识帝心忧。
清談又複到巢由,洗耳元非況飲牛。堯舜得人天下事,畫師那識帝心憂。
世祖中兴忆故人,风云不应应星辰。一丝九鼎关轻重,未必丹青写得真。
世祖中興憶故人,風雲不應應星辰。一絲九鼎關輕重,未必丹青寫得真。
风雨虚空不可凭,如何上下恣飞腾。神仙变化谁能识,笑杀终南谭景升。
風雨虛空不可憑,如何上下恣飛騰。神仙變化誰能識,笑殺終南譚景升。
重叠春山罨画开,柳边花底抱琴回。谁家庭院东风里,一片笙歌隔水来。
重疊春山罨畫開,柳邊花底抱琴回。誰家庭院東風裡,一片笙歌隔水來。
幽居绝尘想,众山罗其前。缘好得深造,以寂成静专。
斋虚空生白,宇定先烛天。罢琴挂空壁,熏炉玩遗编。
幽居絕塵想,衆山羅其前。緣好得深造,以寂成靜專。
齋虛空生白,宇定先燭天。罷琴挂空壁,熏爐玩遺編。
白云何英英,荫此嘉木林。云气有卷舒,林木恒萧森。
久矣慕高躅,于焉遂初心。举头弁山高,濯足苕水深。
白雲何英英,蔭此嘉木林。雲氣有卷舒,林木恒蕭森。
久矣慕高躅,于焉遂初心。舉頭弁山高,濯足苕水深。
馀杭佳山水,我昔曾一游。缅怀丘园隐,自得林塘幽。
映门尽嘉树,隔岸皆平畴。岂惟慕巢许,亦复谈伊周。
馀杭佳山水,我昔曾一遊。緬懷丘園隐,自得林塘幽。
映門盡嘉樹,隔岸皆平疇。豈惟慕巢許,亦複談伊周。
隐候美孙子,学古将入官。长以空洞腹,负此苜蓿盘。
轩东地颇衍,日出作愈艰。偶得树艺术,永充朝夕箪。
隐候美孫子,學古将入官。長以空洞腹,負此苜蓿盤。
軒東地頗衍,日出作愈艱。偶得樹藝術,永充朝夕箪。
淮南善画竹,其世宗虎头。前身萧恊律,后身文湖州。
浓墨逼景献,健毫从澹游。清如李息齐,劲若柯丹丘。
淮南善畫竹,其世宗虎頭。前身蕭恊律,後身文湖州。
濃墨逼景獻,健毫從澹遊。清如李息齊,勁若柯丹丘。
招隐何处所,宛在栎山岑。人同西岳号,地异真源寻。
履随绿玉枝,冠映青瑶簪。罗月炯颜色,松风洒尘襟。
招隐何處所,宛在栎山岑。人同西嶽号,地異真源尋。
履随綠玉枝,冠映青瑤簪。羅月炯顔色,松風灑塵襟。
杖藜偶到南山上,一见灵泉即驰仰。每炊云子白于脂,曾洗雕胡大如掌。
何年巨兽启神踪,长日还飙递馀响。须防投石犯清泠,观法由来非妄想。
杖藜偶到南山上,一見靈泉即馳仰。每炊雲子白于脂,曾洗雕胡大如掌。
何年巨獸啟神蹤,長日還飙遞馀響。須防投石犯清泠,觀法由來非妄想。
古云孝悌至,可与神明通。其深入厚地,其高亘苍穹。
上广圣之治,下变时之雍。流观孝子传,乃见古人风。
古雲孝悌至,可與神明通。其深入厚地,其高亘蒼穹。
上廣聖之治,下變時之雍。流觀孝子傳,乃見古人風。
人间逄七月,大火向西流。民事终嫌晚,天时始应秋。
三星低北户,万象拱南州。箕尾同成纬,珠玑异缀旒。
人間逄七月,大火向西流。民事終嫌晚,天時始應秋。
三星低北戶,萬象拱南州。箕尾同成緯,珠玑異綴旒。
滔滔洙泗水,一脉到西湖。山木符先梦,乾坤失钜儒。
空遗重席坐,无复过庭趋。回首东山墓,何时一致刍。
滔滔洙泗水,一脈到西湖。山木符先夢,乾坤失钜儒。
空遺重席坐,無複過庭趨。回首東山墓,何時一緻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