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 > 诗人大全 > 张侃 > 张侃的诗词

张侃的诗

本页收录了张侃的诗词/代表作品,并按照时间排序。如果您也喜欢张侃的诗词作品,欢迎品鉴,分享。

寄曾兄

宋代张侃

富贵功名莫问渠,閒中气味复何如。年来格外添新句,夜静灯前理旧书。

用拙不妨存我性,得时未免驾高车。君家文献人难比,会见芳名上玉除。

偶书

宋代张侃

事业从教下泷舠,一年窃禄在江皋。腥污砧几憎蝇赋,爱护文书却鼠刀。

风约浮萍云叠岫,日藏老桧雨翻涛。深惭无补公家事,只愿年丰弓载櫜。

巧夕前一日雨

宋代张侃

天时人事逐番新,转盼初秋感慨频。月傍银河移扇影,天留丝雨洗香尘。

民间但欲逢丰岁,酒里何妨换好春。一笑且随吾意适,燕支菱芡伴盘珍。

宋代张侃

一片云飞雨趁来,常年此候捷如雷。满天尽黑都吹散,俄顷还明又复回。

准拟却无真失望,等閒易有竟难猜。化工若念农辛苦,早赐倾盆亦快哉。

春时

宋代张侃

两日閒为汗漫游,溪边长是唤扁舟。杯盘草草同真率,笑语悠悠得细酬。

别墅桥攲泥没膝,东园亭小雨沾头。不知桃李都开遍,更趁残花一醉休。

红梅

宋代张侃

天然标致出群品,绿叶青枝说太狂。卯酒醺酣红玉软,春风触拨瑞龙香。

清臞尚馀山泽相,淡薄强随时世妆。更道北人初不识,杏花应不敢承当。

书考 其一

宋代张侃

二年薄宦在金台,墙角双扉向晚开。罕有金貂来换酒,且看野马共浮埃。

已书下考甘平进,久律吾身愧不才。却喜清贫如昨日,知心相识自然来。

书考 其二

宋代张侃

负丞虞水恰年馀,谁信官居似野居。乍起柳风清午枕,久因梅雨理残书。

眼前毁誉何须较,酒里功名定不虚。只把廉勤替疏拙,翻嫌苦苦学悬鱼。

池边

宋代张侃

簿书才了听蜂衙,閒到池边景渐佳。云亦有心时散影,风都无力晚生花。

劳神空觅三年艾,妄想休乘八月槎。睡思全清还解否,歙瓶新瀹建溪茶。

甬东

宋代张侃

侵晨风雨闇城楼,渺渺蒲帆海尽头。远景暂烦双目送,清游不负此生谋。

半杯绿蚁冲寒色,几个白鸥分客愁。相近梅开迟雪舞,肯容兴尽剡溪舟。

和曾舜卿秋日偶成

宋代张侃

久无名酒共君倾,静对溪山悦我情。雨沁荷花多退色,风穿梧叶强成声。

乾坤纳纳从来大,岁月堂堂未用惊。甚欲著书传后世,只愁议论太平平。

天机

宋代张侃

汎观物理任天机,莫泥春残事遽非。蝶粉莺衣阴处泊,燕泥鸥雪雨中归。

装成閒景真堪玩,写入清吟细解围。一榻凉风清午暑,拙翁睡起理絺衣。

冬晚

宋代张侃

冬晴日暖如春天,墨云忽过雨生寒。定飞柳絮呈农瑞,未放梅花到酒樽。

历尾无多更旧岁,笔端不韵祇陈言。须臾刮地风声壮,吹折南墙老竹根。

冬后书事

宋代张侃

兀坐茅檐意自閒,哦诗因得数苔斑。一番雨过归寒水,数片云浮叠晚山。

近日阴晴多不定,自来冷暖不相关。春深泛棹清溪上,稳钓渔村三两湾。

姑恶

宋代张侃

一双姑恶屋边啼,飞入垂杨伴夕晖。不悟形骸非昔日,但思怨恨没休期。

妇闻懒语犹翻悔,汝得佳名免此讥。事事直须存分义,从今缄口莫相疑。

閒中忆曾舜卿知丞

宋代张侃

官舍如舟近古河,隔河老木尚新峨。森罗星象萤分度,经纬水纹鱼掷梭。

月满秋容随处好,风含凉意向人多。香蒲泉石供清玩,遥忆骚翁在涧阿。

宿等慈僧房

宋代张侃

小小禅房若个宽,氎巾楮帐护幽閒。贪看天外云千变,忘数檐前竹几竿。

老衲咒经祈雨切,臞翁煮粥当晨餐。早知一念能持静,不学槐安蚁走盘。

闻方孚若 其二

宋代张侃

忆昨家君出帅时,惟公英气少人知。要除五事心常在,费尽千言气不卑。

渺渺淮波纷棹楫,晶晶霜日照旌旗。论功未尽还知否,应有名贤为立碑。

题萧照渔樵对语图

宋代张侃

世人大半爱渔樵,不道渔樵心志凋。漫钓溪鱼临月夕,每沽村酒怕霜朝。

檀栾男女衣蓝缕,澹泊生涯舟荡摇。偷得片时相对语,从头至尾尽无聊。

收潘廷亨逵讯

宋代张侃

旧年浙右水连天,闻说闽中水亦然。官里劝分虽遍及,民间悭籴为无钱。

大风拔木扬尘土,细雨打花空媚妍。甲子一晴差可喜,农家只愿屡丰年。

病起

宋代张侃

秋深雨意转连绵,声到枯荷清未眠。久悟是非姑掩卷,且看童稚互摊钱。

园蔬土润青堪馔,径竹行疏翠可怜。剩喜病夫今已健,碧腴膏莫问人传。

象山住持僧于修求诗戏题五十六字

宋代张侃

的知前圣定曾来,山脉深长景渐开。霜干都无新气象,风幡不染旧尘埃。

渔樵虽过何尝问,父老相传莫浪猜。惭愧修公坚有请,依前题作小天台。

闻方孚若

宋代张侃

清时补外驾朱轓,德政碑成达帝阍。都把功名垂竹帛,尽留官职付儿孙。

生前花药千株在,身后词章几卷存。履道宅边云黯黯,知谁挂剑酹清尊。

南村

宋代张侃

郁李花开春渐残,海棠犹自映杯柈。燕随风舞迎人暖,鸠唤雨来连夜寒。

两水中分清可烛,群山环揖秀堪餐。儿童成队逢寒食,纸剪飞鸢贴雾端。

西村

宋代张侃

篮舆轧轧过西村,小麦青青雨露恩。山色无穷开远近,民家守分度昕昏。

僧精持课归林下,客自携尊醉竹根。每日尘氛牵百念,要须结屋浸溪痕。